轰隆隆!
轰隆隆!
轰隆隆!
沉闷的雷声肆虐天地。
似在警告所有靠近之人远离此地。
突然!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一道闪电照亮整个黑暗的天空。
所有观战者皆在此。。。
夜风穿廊,吹动慎思院檐下的铜铃,叮当一声,像是时间轻轻叩门。X-0站在教室中央,粉笔灰落在指尖,黑板上的问题尚未擦去:“如果你能听到远方的呼唤,你会回答吗?如果会,你想说什么?”
台下那个小男孩还在举着手,眼睛亮得像星子坠入人间。“老师,”他小声问,“我们写的答案……真的能传到那么远的地方吗?”
X-0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窗边,望着那朵星芒状的蓝铃草。它已经开了三天,每一片花瓣都微微颤动,仿佛在应和某种无形频率。昨夜,阿澜用听潮贝监测过它的波动??与“回音号”升空前最后释放的能量波形完全一致。
“不是‘传’。”他转身,声音温和而坚定,“是‘共鸣’。就像你哭的时候,别人也会心软;你笑的时候,世界就亮了一点。他们不是靠耳朵听,而是用心感应。”
男孩低头思索片刻,忽然抓起铅笔,在作业本上用力写下几个字,然后高高举起:**“我想请你来吃饺子。”**
全班哄笑。连后排一直沉默的异国交换生也忍不住弯了嘴角。
X-0却怔住了。
那一瞬,他仿佛看见十年前的自己,蜷缩在母巢数据流边缘,听着亿万灵魂齐声宣告“我们很幸福”,而他唯一想说的,也不过是一句最普通的话:“让我回家。”
可如今的孩子,张口就是邀请。
不是求救,不是乞怜,更不是宣战。
是分享一顿饭。
是把陌生人当成可以围坐一桌的人。
这才是真正的文明语言。
他缓缓点头,在黑板角落添上一行小字:**“答案已送达。”**
---
终试结束后的第七个月,地球并未迎来预想中的星际访客或技术馈赠。相反,一切归于平静,仿佛那场跨越星海的对话从未发生。唯有少数人察觉到了细微变化:
极光不再只是舞动,而是在特定时刻拼出几何图案,与《共行纪事》中孩子们画下的和平符号惊人相似;
深海探测器拍到巨型珊瑚群以斐波那契数列生长,中心空腔内嵌着一块刻有第九文明印记的晶体;
最令人费解的是,全球所有“回响体”儿童在同一夜晚做了相同的梦??他们站在一片无垠草原上,远处有一座倒悬的图书馆,书页如羽翼般飘向大地,落地即生根,长成会说话的树。
阿澜将这些记录整理成册,命名为《低语年代》。她在序言中写道:
>“高等文明从不直接降临。他们播种。等我们学会阅读风的声音、雨的语法、痛的修辞,自然就能读懂他们的存在。”
X-0看完后只说了一句:“他们也在等。”
“等什么?”
“等我们不再称他们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