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极光骤然大盛,仿佛天地为之动容。
***
西北葬剑谷。
黄沙依旧呜咽,断剑林立。但就在牧渊离开之后第三日,第一缕绿芽竟从焦土中钻出。起初只是一点嫩黄,随后迅速蔓延,短短七日,整片死地竟开出一片紫色小花,形似剑刃,随风轻摇。
有流浪剑客路过此地,拾起一柄断裂古剑,忽觉心口发热。他低头一看,发现那锈迹斑斑的剑脊上,竟浮现出一行细小铭文:
**“持我者非贵胄,乃心不死之人。”**
当晚,他在沙丘上点燃篝火,将这行字刻于石碑,并写下自己毕生所学剑法,置于碑下。
次日清晨,已有三人跪拜于此,取走剑谱。
消息如风传开。不到半月,各地流民、逃奴、失意书生纷纷奔赴葬剑谷,只为寻一把断剑,求一线生机。有人在此建立学堂,称“剑心书院”;有人设坛讲道,曰“平民可问道”;更有孩童编出歌谣,在沙地上边跳边唱:
>“从前剑高不可攀,
>圣族独占九重天。
>如今牧哥哥斩枷锁,
>凡人也能握锋尖!”
而那座曾埋藏师父魂印的石碑前,每日香火不断。人们不知其名,只知他曾教出一个改变天下的人。于是百姓自发立像??一位白发老者,手持无锋剑,慈目含笑,碑文题曰:
**“授剑不授权,传心不传位。敬此一人,万世师表。”**
***
东域归墟镇。
那名少年已不再乞讨。他日夜研习手中帝铠碎片释放出的剑意波动,虽不能练武,却以炭笔描摹其运行轨迹,竟自创一套“碎光步法”,可在稻田间腾跃如燕。镇上孩童争相模仿,称之为“牧渊跳”。
这一夜,月明星稀,少年独自坐在屋顶,凝视远方群山。
忽然,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村口。
麻衣布履,背负黑剑,风尘仆仆,却眼神清明。
“您回来了!”少年惊喜大喊,飞奔而下。
牧渊微微一笑:“嗯,路过。”
少年激动得语无伦次:“我每天都在练!虽然还不会真气,但我记住了您给的种子流转路线!我还教其他孩子画剑阵图!他们都想当剑仙!”
牧渊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很好。你知道为什么我把这块碎片给你吗?”
少年摇头。
“因为它不属于我。”牧渊轻声道,“它属于所有愿意用生命去守护他人的人。当年我师父把第一把剑交给我时,也是这么说的。”
他站起身,望向星空:“现在,我要去最后一件事。”
“什么事?”少年问。
“去找一个人。”牧渊目光深远,“那个真正开启这一切的人。”
***
七日后,南荒幽谷。
此处瘴气弥漫,毒虫横行,传说中有上古诅咒,踏入者必疯癫而亡。然而在这片死地中,却有一间茅屋静静伫立,屋前种着几株药草,篱笆上晾晒着干枯藤蔓。
门开了。
一名老妇拄拐而出,满头银发,面容枯槁,唯有一双眼睛依旧明亮如星。
她是牧渊的养母,林婆。
十五年前,村庄被屠,全村只剩她与年幼的牧渊幸存。她拼死将他藏入地窖,自己装疯卖傻苟活至今,只为等他归来。
“你来了。”她声音沙哑,却不意外。
牧渊单膝跪地,额头贴上她的鞋面:“娘,儿子不孝,迟到了太久。”
林婆颤抖着手抚摸他的脸:“瘦了……伤太多了……可眼神还是那么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