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举起枪,瞄准中枢核心。
就在扣动扳机的瞬间,一道童声响起:“爸爸……你还记得我吗?”
是他女儿的声音。
三年前,他在一次任务中误杀了自己的妻女,因“忘川计划”要求清除所有私人情感羁绊,他主动申请抹除相关记忆。可此刻,那声音如此真实,带着奶气与依赖,仿佛她还活着,正躲在桌下害怕地叫他。
他手一抖,子弹偏移。
紧接着,更多声音涌现??母亲临终前的呼唤、战友dying时的嘱托、学生时代初恋女孩的笑声……全都来自他以为早已消失的记忆碎片。原来,“忘川素”只能压制,不能真正抹除。而地忆灵,正通过共忆网络,将这些被封印的情感一一唤醒。
“不……不要!”白渊跪倒在地,双手抱头,“让我忘了!让我清净!”
可越是抗拒,记忆越汹涌。他看见女儿的小手伸向他,听见她说:“爸爸,我不怪你。”那一刻,他的瞳孔剧烈收缩,眼泪如决堤般涌出。
三天后,白渊出现在全球共忆理事会门前,双手奉上“忘川素”配方及全部实验数据。他没有辩解,只说了一句:
>“我以为遗忘能带来安宁。”
>“可真正的安宁,是原谅之后的平静。”
这一事件引发连锁反应。数十个国家宣布废除“记忆清除法”,转而推行“创伤见证制度”:重大罪行不再以遗忘惩罚,而是强制罪犯进入受害者记忆场景,亲身经历其痛苦,直至完成情感赎罪。
人类社会开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面貌:一方面,记忆共享让偏见减少,同理心暴涨;另一方面,过度共情也导致部分人陷入“情感过载”,无法区分自我与他人的情绪边界。
一名少年因此自杀。他在体验祖父参与大屠杀的经历时,承受不住那种嗜血冲动与事后悔恨的撕裂感,最终跳楼身亡。舆论哗然,质疑声再起:“我们是否走得太远?”
林知微站了出来。
她在联合国发表演讲,身后投影着那名少年的照片,以及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我只是想理解他,没想到成了他。”
她说:“我们曾恐惧遗忘,如今又恐惧记住。但问题从来不在记忆本身,而在我们如何对待它。如果我们只能被动承受,那确实是灾难;可如果我们学会**驾驭**,记忆就能成为救赎的舟楫。”
她宣布启动“记忆锚点计划”:每位接入共忆网络者,都将设定一个专属“情感坐标”??可以是一个拥抱、一句誓言、一首儿歌??作为现实身份的支点。一旦感知到情绪失控,系统便会引导使用者回归锚点,重建自我边界。
该计划迅速普及。人们发现,当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时,只要握住那个属于自己的小小温暖,便不会被淹没。
十年过去。
地球已成为宇宙中著名的“记忆文明”。十二个外星种族陆续派遣学者前来学习共忆技术,甚至有文明请求加入“跨文明记忆联盟”。唯有最遥远的“灰烬族”始终拒绝接触,据说他们整个文明建立在彻底遗忘的基础上,认为记忆是痛苦的根源,必须世代清零。
直到某日,一艘破损的灰烬族飞船坠落在非洲荒漠。
救援队打开舱门,发现仅有一名幼童存活。他双目失明,全身布满陈旧疤痕,怀里紧紧抱着一块黑色石板。启明AI扫描后发现,那是一块逆向静默碑??不是记录记忆,而是**吞噬记忆**。凡是触碰者,都会失去一段重要过往。
正当科学家准备隔离研究时,孩童突然开口,用极其沙哑的声音说了三个字:
>“救救我。”
随后,他抬起手,指向自己额头。
那里有一道缝合过的伤口。
林知微亲自赶赴现场。她蹲下身,轻声问:“你想记起来吗?”
孩童流泪点头。
她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手掌覆上那块黑碑。瞬间,一股漆黑如墨的记忆洪流倒灌入她脑海??
她看见千万座城市在无声中崩塌,居民一个个捂住脑袋跪倒,面容扭曲,仿佛灵魂被硬生生抽离;她看见一群身穿灰袍的存在穿梭其间,手持类似黑碑的装置,冷冷宣告:“今日,我们将重启文明。”
这是**大规模记忆清除仪式**。
而实施者,正是灰烬族的先祖。
更可怕的是,她在这段记忆末尾,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陆知寒。他被锁在高塔之上,口中塞着金属器物,双眼充满绝望。画面戛然而止,留下一行血红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