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会议室里的气氛彻底变了。
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带着技术人员的审慎和怀疑,那现在,每一个人的眼神里,只剩下了狂热的崇拜。
余宏环视一周,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铺垫已经够了,最后一击的时机已经到来。
他走到那个负责算法的年轻技术员面前,对方紧张地站直了身体。
“至于你说的控制问题。”余宏的语气变得柔和了一些:“我不会要求你们现在就去开发什么人工智能,那不现实。”
他转身,在白板上画了一个示意图。
一张由中心向外辐射的网络。
“我们用最简单的中心节点式分布算法。”
“把长征号上的主计算机,当作整个蜂群唯一也是最强的中心大脑。”
“它负责所有的战区态势分析、威胁等级判断、和目标分配,这些复杂的战略层面运算。”
“而每一个潜航器,它们只是节点,是延伸出去的手和眼睛。它们的机载芯片,不需要做复杂思考,只需要被写入几个固定的最基础应激反应程序模块。”
余宏一边说,一边用笔点着。
“比如,写入侦察模式:保持静默,沿预定路线搜索,发现目标特征码后,立刻通过量子链路上传数据。”
“写入骚扰模式:贴近指定目标,开启电子干扰器。”
“或者。。。。。。”余宏的笔尖,重重地点在了图上一个模拟的敌舰位置上:“写入攻击模式:接受到母巢传来的最终攻击指令和目标信息后,解锁保险,以最大航速。。。。。。撞过去。”
他抬起头,扫过整间会议室里一张张瞠目结舌的脸。
“不需要人工智能,这些蜂,它们不需要思考。”
余宏的话,一锤定音。
“长征号潜艇,就是它们意志的全部,而我们,就是赋予长征号意志的人!”
轰!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用最高端的硬件冗余,去弥补最低端的软件智能不足。
用一个强大的中心大脑,去指挥一群构造简单的机器工蜂。
这思路,简单,粗暴,却有效到了极点!
它完美地绕开了当前国内在软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大短板,将所有优势全部集中在了硬件制造这一环节上。
而有了余宏提供的那些超前工业母机,这恰恰是351厂最强的长项!
这一刻,横亘在众人面前的最后,也是最高大的那座技术高山,被余宏用最举重若轻的方式,彻底铲平了!
死寂再次降临。
但这次的死寂中,不再有任何迷茫疑虑。
钱振华缓缓地坐回椅子里,又缓缓地站起身。他整理了一下自己那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将最上面那颗风纪扣扣好。
他对着余宏,用他这一生中最标准的姿势,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余总师!”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从未有过的决绝。
“请您放心!请中枢放心!”
“两百二十五天!别说是第一批十二枚,就是您要二十四枚、四十八枚。。。。。。我们351厂,不!我们整个项目组,就是把骨头磨成粉,也一定给您造出来!”
哗啦啦一声。
会议室内,其余十几位专家、主任、技术员,全部跟着站了起来。
他们挺直了胸膛,一道道炽热如同火焰般的目光,全部汇聚到了余宏的身上。
不需要再有任何废话。
最硬的骨头已经啃下,剩下的就只是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