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终于承认,“我不想让你背负这一切。我想让你只是个普通人,拿着相机,拍些无关痛痒的爱情片,娶妻生子,老了以后坐在阳台上看自己年轻时的作品发笑。”
“可我没有。”吕睿笑了,“我成了最不该成的样子??一个非要用影像改变现实的疯子。”
“可你拍得很好。”她走上前,伸手触碰他的脸颊,虚影微颤,“比我想象中更好。”
远处,天空再次裂开缝隙,但这次涌出的不再是记忆碎片,而是一幕幕尚未发生的情景:非洲的共感共生村初具雏形,孩子们围坐在投影幕布前,观看一段由盲童口述、AI还原的梦境;东京某所高中教室里,学生正讨论吕睿母亲的纪录片,争论“情感是否应该被技术保存”;南极科考站内,一位科学家将最后一份“黑井计划”残卷录入公共档案,标题写着《致未来的观众》。
“你看,”她轻声道,“故事已经开始自己生长了。”
“但它还需要一个起点。”吕睿从怀中取出一枚虚拟胶片盒,上面刻着编号:001。
“我要把它拍出来。”他说,“就叫《母亲未完成的剧本》。主角是你,配角是我,群演是所有记得痛苦并选择讲述的人。”
她看着他,许久,终于点头:“那你准备怎么开场?”
吕睿深吸一口气,抬起手,做出一个经典的场记板动作。
“咔。”
画面切入。
黑白影像浮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北极圈边缘的一座地下基地。雪落在铁门上,融化又冻结。走廊尽头,年轻的女研究员抱着磁带机奔跑,警报声尖锐刺耳。她推开一扇隐蔽的通风口,将一枚怀表塞入管道,回头望了一眼燃烧的实验室,然后转身冲向火海。
镜头静止三秒。
画外音响起,是吕睿的声音,低沉而清晰:
>“这不是一部关于英雄的电影。
>这是一个母亲,在知道自己即将消失之前,
>如何用尽一生,为儿子留下一盏不会熄灭的灯。”
画面渐亮,转入彩色。
时间跳转至二十年后,一座海边小镇。少年吕睿坐在老旧电影院后排,银幕上正播放一部无人知晓的实验短片。他看得入神,眼角有泪滑落。身旁的母亲轻轻问:“怎么了?”
少年哽咽:“结局太难过了……可我还是想看完。”
母亲抚摸他的头:“那就哭吧。但别忘了,明天你还会走进另一家影院,看另一部电影。”
镜头缓缓拉远,电影院化作一片星尘,飘向夜空。
字幕浮现:
>**《母亲未完成的剧本》**
>导演:吕睿
>编剧:吕睿未知(原始记忆提供)
>特别鸣谢:所有曾为他人点亮灯火的人
放映结束。
城市上空,无数光点汇聚成新的星座,形状恰似一台老式摄影机。
吕睿站在广场中央,转身看向母亲:“我拍完了。”
她微笑,身影开始消散:“很好。那么,轮到我说最后一句了。”
“什么?”
“去做你的导演吧。”她轻声说,“不用完美,不用拯救谁,只要一直讲下去就好。因为只要还有人愿意听,这个世界就还没彻底冷下去。”
光芒散尽。
吕睿独自立于虚空之中,忽然感到一阵剧烈震颤。
外部警报声穿透意识层:
“紧急情况!现实端检测到强烈脑波异常!吕睿的生命体征正在下降!神经负荷已达临界值!!”
“启动强制脱离程序!”林溪的声音带着哭腔,“快把他拉回来!”
共感舱内,吕睿的身体剧烈抽搐,额头渗出血丝。监测仪发出刺耳蜂鸣,六芒星阵列中的五人同时睁开眼,强行切断连接,冲向主控台。
“不能硬扯!”周念猛地扑上前,用手语疯狂比划,**他会死!必须让他自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