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密令下达:凡收藏、传播《万民书》者,视为“煽乱逆党”,格杀勿论;各地设立“清言司”,专事搜缴禁书,鼓励邻里互检;更有钦天监奏称“星轨紊乱,因民口过盛”,建议“闭塞视听,以正天序”。
一夜之间,七座秘密书库中有四处遭焚毁,三百余名抄录员被捕,十余人死于狱中。言城外围也被大军封锁,禁止任何人进出。
李承恩被困碑林,面对熊熊火光,沉默良久。
次日清晨,他召集残存弟子,只说了一句话:“烧得了纸,烧不了心。从今日起,《万民书》转入地下??以口传心,以血为墨,以骨作简。”
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传承开始了。
盲人学子将全文背诵,分成段落传授给不同弟子,每人只记一部分,唯有集合七人才能还原全貌;
聋哑人创制手势密码,将关键信息编入日常劳作动作之中,如织布时经纬交错的节奏、打铁时锤击次数的组合;
更有甚者,将文字刺于皮肤,愈合后形成隐痕,待特定药水涂抹方可显现。
而最令人震撼的,是一位垂死的老医师。他在临终前服下剧毒,用最后三个时辰将自己的全身经络绘成一幅巨大图谱,每条血管走向皆对应一段《万民书》内容。他留下遗言:“剖我身者,得我心。”
这场抵抗持续了整整五年。
期间,朝廷换了三位皇帝,真相馆三度易主,清言司几近瘫痪??因为越来越多的官员发现,自己家中竟也藏着《万民书》抄本,或是祖辈涉案,或是亲人受害,抑或只是被某一段故事打动,悄然留存。
最终,在一个雷雨交加之夜,现任皇帝秘密召见一位白发老翁。那人手持一根乌木拐杖,杖头雕笔,正是林素娥。
三更灯火,君臣对坐。
“你们到底想要什么?”皇帝问,声音疲惫。
“不是我们想要什么。”林素娥答,“是你能否承受真相。若你能看完《万民书》中最痛的那一卷,明日早朝仍敢自称‘仁君’,我便率众自首,永不提一字。”
皇帝犹豫良久,终于点头。
那一夜,他读完了“西华门血录”??关于李承业被推下城楼的全过程,包括目击宦官的证词、守城士兵的日记、以及李思源晚年悔恨的手札。当他看到李承恩母亲缝衣冠入襁褓的那一节时,手中的灯盏忽然坠地,碎裂声响彻殿宇。
翌日,圣旨颁行天下:
>**“昔年之误,朕承其责。自即日起,废除清言司,赦免所有因言获罪之人。开放档案馆,允许民间查阅历代奏折。并敕建‘记忆园’,供万民立碑书史,永志不忘。”**
诏书末尾,亲笔添了一句:
>**“朕亦愿执一笔,补一页史。”**
消息传来,言城万人空巷。
李承恩站在水晶碑前,望着朝阳升起,金光洒满碑林。他取出那片伴随半生的枯叶,轻轻放在碑顶。叶片迎风舒展,竟在阳光下显现出新的脉络??那是从未有过的文字,细密如蚁行,却清晰可辨:
>**“鹰犬已逝,笔魂长存。薪尽火传,永不断绝。”**
他转身,面向数千名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守誓人,缓缓举起右手。
“现在,轮到我们教他们如何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