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瀚满面春风,随即大手一挥:
“同乐!同乐!”
说完后,他又重新走向纱帐,声音变得格外温和:
“翌颖,你感觉怎么样?”
“害喜严重吗?”
可等了半天,里面也不见回话,江瀚也不以为意,随即又找上了张大夫。
“王妃有孕大概多久了?”
“一切可还安稳?”
张大夫恭敬地一一答道:
“回王上,根据脉象看,胎气平稳,孕程约有一个月左右。”
“王妃只是恶心呕吐而已,正常反应,休养几日便会好转,大王无需担忧。”
江瀚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他想起自己这段时间忙于政务,对王妃的关心确实有所疏忽,心下不免有些愧疚。
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很可能是这个政权的继承人,容不得有半点闪失。
他当即神色一肃,对一旁的内侍总管吩咐道:
“王妃初有身孕,此乃社稷之福,头等大事,绝不可有丝毫马虎。”
“你立刻去,将原先蜀王府的几位王府医官,以及城中善于此道的名医都给请来,组成一个安胎诊脉的班子,共同调理。”
“其次,所有开具的药方,必须由所有大夫共同审议,确认无误后才可照方抓药。”
“府库里的药材,要提前查验一遍,煎药过程更要严格把关,以确保万无一失。”
内侍总管深知此事重大,连忙躬身应道:
“奴婢遵旨!”
“必定竭尽全力,保证王妃和王嗣安康!”
说完,他便匆匆告罪一声,退出去安排起了各项事宜。
很快,王妃有喜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从王府传遍了整个成都官场,继而扩散到全城。
与一同传来的贵州大捷相比,这个消息似乎更能点燃官员和百姓的热情。
各级官员闻讯,无不感到欢欣鼓舞。
王嗣的诞生,直接关系到了政权的稳定传承。
他们的身家富贵、政治抱负都与这个新兴的政权密不可分、休戚相关。
而寻常百姓们对此也津津乐道,茶楼酒肆、街谈巷议间,充满了对王嗣的祝福与期待。
大家现在的日子过得这么好,全赖汉王一人之功。
如今王上有后,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好日子,还能延续下去,任谁听了这个消息,都会发自内心的感到欣喜。
甚至发展到后来,百姓们开始在城中敲锣打鼓,庆贺这一喜事;
寺庙中更是香火不绝,前往上香许愿的百姓,几乎都要把寺庙门槛踏破了。
而得知这个消息的江瀚,也是让起居注官记下了此事:
“崇祯十年二月丙午,王妃有喜。”
“与贵州捷报同至,而民独庆嗣音,锣鼓盈巷,香火满寺,盖以国本已固,人心遂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