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明拿着陈秉文签字的资金调拨单,脚步生风地回到投资部。
他感觉自己的心跳有点快,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兴奋。
两亿港币,三倍杠杆,目标是未来半年的黄金行情。
这种手笔,在如今的港岛华资。。。
台风过境后的清晨,空气里还残留着咸湿的海风味道。陈秉文站在希望之城最高层的露台上,脚下是尚未完全清理的施工残骸,头顶却已是一片澄澈蓝天。远处维港波光粼粼,货轮缓缓穿行于晨雾之间,像极了他少年时在码头扛包那几年见过的模样。
他掏出手机,翻到昨日收到的一条短信:“陈生,我是屯门那位阿伯的儿子。我爸昨天终于肯吃饭了,还问我‘你妈最近有没有回来?’我知道他记错了,可我不想纠正。他说是你店里的师傅救了他的记忆。”
他轻轻笑了,把手机收进衣袋,转身走进正在调试系统的智能家居样板间。这里即将作为“灯火计划”二期的技术中枢,接入全港十万户独居老人的家庭数据网络。工程师汇报说AI识别系统已能准确判断跌倒、长时间静止、异常呼救等三十多种紧急情形,并自动联动社区义工与急救中心。
“但有个问题。”年轻的技术员犹豫道,“有些老人家拒绝安装摄像头,说是怕被监视。”
陈秉文点头:“换红外感应加声纹分析,不拍画面,只捕捉动作频率和语音情绪波动。我们要的是守护,不是窥探。”
“可这样成本会高两倍。”
“那就高两倍。”他望着窗外初升的太阳,“一个人晚年最怕的不是死,是无声无息地消失。我们不能让他连消失都无人知晓。”
当天下午,他在糖心资本总部主持召开“心灵灯塔”项目推进会。心理咨询师团队提交了首月运营报告:专线接通率98。6%,平均通话时长42分钟,来电者中六成以上为65岁以上长者,三成为基层劳工,其中不乏环卫工人、夜班保安、残疾外卖员。
一位女督导哽咽着读出一段录音转录文字:“阿姐,我做清洁三十年,每天擦别人住的大厦玻璃,但从没进去看过一眼里面的客厅……昨晚梦见自己变成抹布,被人踩来踩去……醒来哭了好久。”
会议室陷入沉默。
陈秉文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字:**看见人**。
“从下周起,‘心灵灯塔’增加夜间值班力量,确保凌晨一点至五点有人接听。同时推出‘倾听者计划’??每位糖心记员工每年必须完成八小时志愿服务,可以是陪聊、送餐、代写家书。记录纳入晋升考核。”
财务总监忍不住问:“这又是亏钱的事。”
“没错。”他直视对方,“但我们赚的是人心债。今天你不听他的哭声,明天他就不会喝你的糖水。”
散会后,凌佩仪留下未走。她递上一份文件:“新加坡基金联合三家欧洲私募,正试图通过衍生品市场做空我们的股价。他们放出风声,说你精神状态不稳定,沉迷公益忽视经营。”
陈秉文接过文件扫了一眼,笑了:“让他们放。告诉市场部,今晚发布‘公民股’持有人故事系列视频第一集??就用那个中学生认购的画面,配上旁白:‘爷爷拥有的不只是股票,是一个相信更好的香港的权利。’”
“你还打算继续扩大员工持股?”
“当然。下个月启动‘匠人股权激励’,凡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厨师、水电技工、护理专员者,授予限制性股份,五年归属。”
她怔住:“这些人流动性大,很多人干几年就回乡了……”
“正因为如此,才更要给他们留下点什么。”他望向窗外,“我小时候摆摊,最怕下雨天。一淋雨,糖水就凉,客人就不来了。后来学会搭简易棚、备保温壶,一点点攒经验。现在我想让每个底层劳动者都知道??你流的汗,不只是为了活下去,也是在建造未来。”
三天后,央视《时代人物》播出专题片《一碗糖水的重量》,镜头从深水?鱼蛋档灵堂,切换到澳门渔村焕然一新的居家浴室,再到星光学堂盲童指尖轻触画纸的瞬间。结尾定格在陈秉文蹲身为老人系鞋带的画面,配乐是粤语童谣《月光光》的钢琴版。
节目播出当晚,“公民股”认购人数突破二十万,冻结资金超十二亿港元。更有上千名海外华侨通过合规渠道申请参与,理由栏写着:“我想让孩子知道,华人也能创造有温度的资本。”
与此同时,脉动饮料在非洲大陆掀起绿色风暴。依托开源技术建立的“环非回收联盟”,已在肯尼亚、卢旺达建成十五座微型再生工厂,雇佣当地青年回收塑料瓶,兑换学习用品或医疗券。一名十二岁女孩用攒下的积分换到了人生第一双运动鞋,在采访中笑着说:“我现在跑得比风快,因为我的鞋子是从垃圾堆里重生的。”
陈秉文看到这段新闻时,正在飞往北京的航班上。此行是他首次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代表身份出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座谈会。飞机降落前,空乘送来一份加急文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办公室邀请糖心资本提交“城市适老化改造”中国方案,拟在全球五十个城市推广。
他在便签纸上写下回复:“同意参与,但条件是必须由一线员工组成代表团,包括电工、社工、糖水师傅。”
抵达首都宾馆后,助理提醒他晚上有重要饭局??某中央部委领导牵头,多位国企负责人作陪,主题是探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边界”。
他沉吟片刻,提笔修改行程安排:**取消晚宴,改为走访北京劲松社区旧改现场,随后赴朝阳区一家农民工子弟学校,捐赠一百套“初心素”配方营养餐。**
“你会得罪人的。”助理低声提醒。
“我已经得罪过太多现实。”他淡淡回应,“如果连一顿热饭都不敢送到孩子手里,还谈什么家国情怀?”
次日座谈会上,主持人刚介绍完他,便有学者发问:“陈总,您如何平衡商业效率与社会投入?毕竟企业首要任务是盈利。”
全场目光聚焦。
他没有看PPT,而是从公文包取出一只老旧铝饭盒。“这是我妈三十年前熬糖水用的家伙。那时候她常说一句话:‘火候不到,甜味不透。’做企业也一样。短期看,公益是成本;长期看,它是让品牌深入骨髓的火候。”
他顿了顿,声音渐沉:“去年我们花了三千八百万升级污水处理系统,零排放。股东说这笔账十年都收不回。但我记得有一次去新界乡村调研,看见一个小女孩蹲在臭水沟边洗头。她抬头问我:‘叔叔,你们糖水那么干净,能不能也让河水变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