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不能和骆毅然换一下?”
不等骆毅然发话,黎湾直接做了决定,“他身体还没完全康复,祁影建议要静养,不然耽误后面的工作会更麻烦。”
她语气坚定,非常有前辈的担当,“反正组装雪橇和开车也不算费力。要不,我来?”
一小时后,广播通知第一批人登机,众人迅速响应。
李周延和纪淳换上厚重的企鹅服,沿着船舷下船去集合。
海冰因破冰挤压,在船身周围堆积隆起了几层厚厚的蓬松软雪,众人互相扶持着,小心跨越站稳于地面。
南极圈已进入极昼,瑰丽的红霞渲染笼罩着天地,雪白的冰原起伏不平,倒恰到好处的映出一幅层见错出的梦幻。
带队的老周迅速对人员进行任务分工,纪淳被分派到冰面a组,负责从船到中山站之间的海冰区域巡视勘察,即刻出发。
剩下十几号人身着统一的橙色企鹅服,黑色的帽子、面罩和护目镜将众人面目模糊,在分不清晨暮的昏黄天光里,隐匿成一个个默契的符号,协力将满载物资的集装箱一一卸下冰面。
所谓海冰卸货,就是将船上的物资用吊车卸载到冰面,然后装上雪橇,用雪地车牵引,运送至中山站。
李周延在第一阶段的卸货结束后,如愿加入雪地车运输队。
他站在船下,眼看着巨大的吊车将重达近八吨的pb300雪地车从船上缓缓吊放下冰面。
之前有某视频平台做过一个大数据调查,男用户里观看人气最高的三大视频类别:挖机吊车、机械修理、越野车自驾。
而pb300精准囊括了所有。
李周延对这大家伙慕名已久,早在航行的前几周就主动跟工程师徐江请教过操作驾驶的步骤。
每年的科考队伍人员有限,除了各自的研究任务,其余公共任务一向是谁有空谁来。
听到他自告奋勇要加入运输车队,徐江喜闻乐见,年轻人脑瓜灵活,手脚利索,他们非常欢迎。
头顶的轰鸣如期响起,直升机的螺旋桨搅动着寒风,冉冉升起,卷走耳膜的最后一丝辨别力。
负责运输的飞机有两架,都是红色机身,海豚号刚刚已经载着队员和他们的随身行李,先一步出发。
而头顶这架体型更大的ka-32,则肩负起将船上的补给物资运往中山站的“重”任。
几根钢索从机身垂坠而落,在风中摇荡。
工作人员迅速围拢,用钢索将硕大的集装箱固定牢靠,而后四散着退回安全方位。
敏捷、可靠、有条不紊。
眼看ka-32将巨大的集装箱吊起升空,众人默契的高呼挥手,极具仪式感的目送它迎着阳光,奔赴期盼已久的远方。
李周延坐在驾驶室,确认驾驶室内的仪表盘无误,举起对讲机汇报,“运输组6号车准备完毕。”
他探身,擦了擦挡风玻璃,再次确认了门窗封闭是否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