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课毕,需“狼血为墨”。
学堂后圈,养一匹白狼,狼高三尺,通体无杂色,目如琥珀。
章衡亲自执刀,刀尖挑破狼耳,狼血滴落铜砚,与鲸脂墨调和,墨香混着血腥,竟透出异香。
他以狼血墨,在空白鲸皮纸上写下第一行字:
“大宋元祐二年冬,铁勒学堂千字课始。”
六百八十一名学子依次上前,以手指蘸狼血墨,在纸上按下指印。
指印如梅,朵朵绽放在雪白鲸皮纸上,成为“千字课”第一卷。
极夜来临,学堂灯火通明。
鲸脂灯、狼油灯、火盆、火铳照得雪原如昼。
钟声再响,悠长如鲸歌。
六百八十一名学子围坐石碑,齐诵《千字文》。
诵声如潮,滚过雪原,滚过冰河,滚过极夜。
腊月二十三,极夜最深处,北海草原却亮起第一抹青白晨光。
铁勒学堂外,六百八十一名学子己列成方阵,人人披玄狐大氅,脚踏鲸皮软靴,却头戴一种从未见过的冠——
高七寸、宽三寸,以细竹为骨,外覆白纱,冠缨两条,一红一黑,随风飘动。
冠名“汉冠”。
衣名“儒服”。
服为深青夹袍,交领右衽,宽袖束腰,下摆及踝,袍角绣北斗七星,星以白线挑成,雪中望去,如夜空倒悬。
章衡立于石阶之上,手执“北辰弓”,弓背以鲸骨与百炼钢合铸,弓弦以雪狼背筋浸鲸油而成。
他朗声开讲:
“衣冠者,文明之始;儒服者,华夏之骨。
今日雪朝,授尔等汉冠儒服,自此草原无毡帐,雪原无左衽!”
授服之礼,依古制“三加”。
一加“缁布冠”,示“尚质”;
二加“皮弁”,示“尚武”;
三加“爵弁”,示“尚德”。
铁勒学堂无缁布,以鲸皮代之;无皮弁,以狼皮代之;无爵弁,以雪貂皮代之。
章衡亲执鲸皮冠,为铁勒老可汗阿勒坦加冠。
老可汗白发苍苍,今日却躬身如少年,鲸皮冠落顶,他双手合十,以生硬的汉语诵道:
“天玄地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诵声未落,六百八十一名学子齐声跟读,声浪滚过雪原,震得远处雪峰簌簌落雪。
第二加,由鲁大川为三百狼骑少年加狼皮弁。
狼皮弁高五寸,额前镶一枚狼牙,牙尖朝天。
鲁大川每加一弁,便大喝一声:“尚武!”
三百狼骑少年同时拔刀,刀背击胸,齐声应和:“尚武!”
第三加,由柳青鸾为五十名草原少女加雪貂爵弁。
雪貂爵弁高西寸,冠顶缀一颗铜铃,铃上刻“德”字。
柳青鸾每加一冠,便轻声道:“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