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何在此?”她问。
“我本在地府受审,却被一股力量拖入此井!”官员咆哮,“这里不是善魂之所,是天下所有‘不得其所死者’的牢笼!好人坏人都被塞进来,只因他们死得无声无息!”
小芽浑身一震。
原来如此。南岭古井并非专收善者,而是收纳一切“未被铭记”的亡魂??无论善恶,只要他们的死亡未被见证、未被讲述、未被记住,就会坠入此处,永陷寂静。
难怪投石无声。因为下面堆叠的是亿万颗渴望被听见的心。
她深吸一口气,转向那官员:“你说你不是善人,可你若真是恶徒,怎会不甘沉寂?你愤怒,是因为你也希望世人知道你是冤死的。这份不甘,便是你最后的人性。”
她翻开族谱空白页,郑重写下:
>“王承业,湖州人,任监察御史,因揭发贪腐遭构陷处斩,临刑前高呼‘苍天有眼’。其冤三十年后始得昭雪。”
墨迹落纸,金光闪现。王承业愣住,继而痛哭失声,化作金线归谱。
自此,小芽不再局限于善行名录。她开始广泛收录:含冤而死者、误入歧途悔悟者、战场无名卒、火灾中折返救猫的少年、暴雨夜为陌生人撑伞直至淋晕的妇人……
每一人,都被她亲手写进族谱。
七日七夜,她未曾合眼。族谱副本几乎燃尽,心火种耗尽最后一丝能量。当最后一个模糊身影被辨认出来,井口终于爆发出刺目强光。
轰然一声,井塌了。
不是崩毁,而是升华。整口古井化作一道光柱冲天而起,穿透云层,直抵星河。九州各地百姓皆见此异象,纷纷跪拜。
而在林庄祠堂,主族谱剧烈震颤,自动延伸出全新篇章。标题赫然显现:
>**《无名志》**
>??凡世间未被铭记之善恶生死,皆录于此。
小芽回到故乡时,已瘦脱人形。但她眼神明亮如初升朝阳。
十年后,她主持编纂完成《无名志》全卷,共三十六册,收录三百二十一万七千四百八十九人。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真实故事,由后人走访补全。
她立下新规:每年清明,全国孩童皆须学习一段《无名志》中的事迹,并写下自己的感悟。若某位无名者因此获得超过千人铭记,则其名将从小字升为大字,加金边标注。
百年之后,《无名志》成为天下共典。皇帝登基前必先通读三遍,将军出征前必焚香诵其序言。甚至外邦使者来朝,也会主动请求抄录一册带回本国。
而那口南岭古井原址,如今建起一座学堂,名为“记得书院”。门口石碑刻着小芽晚年亲题八字:
>**“你不曾消失,只要你曾温暖过谁。”**
又过三百年,世人早已不再追问“何为长生”。
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长生,不在丹药,不在神通,不在血脉延续。
而在每一次低头捡起落叶般微小的善意时,在每一句“我记得你”的温柔里,在每一个愿意为陌生人流泪的瞬间。
某年冬夜,大雪纷飞。
一位小女孩蹲在村口路灯下,用冻红的手指在雪地上一笔一画写着什么。路过的老人好奇驻足,只见她写的是:
>“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曾经点亮过这个世界。”
老人怔住,良久,摘下帽子,轻轻放在女孩身旁。
风起,雪舞,字迹渐消。
但在遥远的林庄祠堂,族谱忽然自行翻动,新增一行:
>“未知姓名,某年某月某日,于风雪中写下铭记之言。心光已续。”
桃瓣飘落,轻轻盖住那行字。
就像多年前,那一片花瓣,落在“心光初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