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一个小男孩跑进办公室,递给她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林老师,陈默让我交给你的,他说他在山上等你。”
她展开纸条,上面只有两个字:**快来**。
字迹潦草,带着急促的笔锋。她心头一紧,立刻披上外套出门。
山路并不难走,但她走得很快,心跳随着脚步加快。忆草在两侧摇曳,叶片晶莹剔透,有些甚至开始枯黄,边缘卷曲,像是完成了季节的使命。她一路呼唤陈默的名字,回应她的只有鸟鸣和风声。
直到她登上山顶??
那里本该是一片开阔草地,如今却立着一座小小的石碑。
不高,不过半人高,由几块青灰色山岩堆砌而成,表面未经雕琢,粗糙原始。碑前插着一支未点燃的白蜡烛,底下压着一封信。
林知遥走近,跪坐在碑前。
信是陈默写的,墨迹未干:
>老师:
>
>昨晚我又梦见他们了。
>
>但他们不再是站着不动的人影,而是变成了星星,在天上排成了我们教室的形状。
>
>他们告诉我,这座山曾经埋过第一个接口儿童的遗体。他死的时候才六岁,因为脑波过载导致器官衰竭。没人敢给他立碑,档案里只写着“实验损耗”。
>
>可我记得他。他是我表哥。
>
>我妈妈从来不提他,说那是噩梦。但我从小就能听见他在墙角叫我,轻轻地说:“弟弟,我不疼了。”
>
>现在我知道了,他不是想拉我走,是想让我替他说一句:**我在这里活过**。
>
>所以我和几个同学一起搬石头,垒了这块碑。我们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生日和忌日,所以我们写了“第一个记得的人”。
>
>如果有一天,有人问起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请告诉他们:
>
>不是因为科学失控,不是因为野心膨胀,
>
>是因为我们太爱了,爱到忘了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
>??陈默
林知遥读完,久久不能言语。
她伸手抚过石碑粗糙的表面,指尖划过那行刻得歪歪扭扭的字:“第一个记得的人”。
阳光从云层缝隙洒落,正好照在碑顶,像加冕一道无声的荣光。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在石碑背面缓缓刻下一行新字:
>“你也曾照亮别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