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这个世界想要变好的每一次努力里。”
多年后,考古学家在归心原地下发掘出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行小字,几乎被时间磨平:
>“此地曾有一人,名为若华。
>她不信天命,敢违神谕,
>教世人知:
>最伟大的力量,
>不是掌控万物,
>而是允许万物自由生长。”
碑旁,放着一只褪色的墨莲木雕,手腕粗细,显然是孩童手工所制。旁边还有一张纸条,字迹稚嫩:
>“姐姐,谢谢你让我敢喜欢画画。
>爸爸说画画没用,可我现在考上艺术学院了。
>我会一直画下去,画所有美丽的东西,
>包括你。”
风过处,桃花纷飞,落在碑上,又轻轻飘起,像是某种无声的应答。
而在宇宙最偏远的一角,一颗贫瘠星球上,一名少年正用石头在岩壁上凿刻图像:一对男女并肩站立,脚下是盛开的墨莲,头顶是横贯星河的虹桥。他不懂文字,也不会修行,但他记得祖母说过的故事,记得每年清明都要来这里祭拜。
“他们教会我们一件事。”他在心中默念,“不管多难,都要做个好人。”
凿完最后一笔,他退后几步,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忽然,岩壁微微发光,图像竟缓缓浮现出淡淡的蓝晕。
他知道,那是回应。
他知道,她们一直在。
夜复一夜,星移斗转。归心原依旧静谧,石亭空置,唯有两枚脚印深嵌青砖,朝向远方。每逢春至,墨莲必开,花瓣中心总有晶石闪烁,如同心跳不息。
有人说,那是若华的魂魄仍在巡游。
也有人说,那是宇宙对自由的脉动。
唯有林若知道真相??
那不是纪念,不是遗迹,不是传说。
那是活着的信念,仍在呼吸,仍在成长,仍在等待下一个敢于说“不”的灵魂,接过火炬,继续前行。
某日清晨,晨雾未散,一道身影悄然出现在石亭前。他穿着普通布衣,背着竹篓,手里拿着一把小铲子。他在墨莲旁蹲下,小心翼翼地松土、浇水,动作轻柔得像在照顾婴儿。
“今年花开得真好啊。”他低声说,嘴角扬起笑意。
风吹起他的衣角,露出腰间一枚旧玉佩,上面隐约可见两个字:**陈珩**。
但他并未察觉。
他只是站起身,拍了拍手,望着满园春色,轻声说了句:
“该回家了。”
然后转身离去,脚步稳健,背影平凡,却仿佛承载着整个世界的温柔。
在他走后,一朵最小的墨莲悄然绽放,花瓣中心的晶石轻轻一闪,映出两个并肩而行的身影,渐渐融入晨光,不见踪影。
风过无痕,唯余桃香浮动。
一切如常。
一切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