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德院长……………”
两个范宁身影错开之时,不知是其中的谁在喃喃自语。
身后,上方,门口,一圈记者模样的人蜂拥而上,扯着嗓子朝那个浑身血污的范宁叫喊,一大堆各方面的提问劈头盖脸地砸了过去。
而抱吉他的范宁还在往大厅下方,舞台前沿走去。
中段舞曲的声音忽然变得近乎粗野,单簧管和双簧管的节奏有点像“巨人”第二乐章的乡村“利安德勒”,却又不是,范宁的手指在吉他指板上滑动,带出弦乐组的鬼魅滑音,一切被突然的转调所扭曲。
舞台呈现亵渎扭曲的深坑,上方是天空的豁口,黑夜中暗绿色的弯月依稀可见,豁口边缘,砖石钢筋裹挟着灰尘大片大片坠落。
“卡洛恩,快走!。。。。。。走啊!。。。。。。”
“继续好好弹你的钢琴,写你的曲子……………”
残躯惨不忍睹的老人在深坑内艰难而重复地催促。
即便那个浑身血污的范宁,已经走出了大厅。
古尔德院长。。。。。。范宁喉头终于哽咽。
他伸手竭力地探出,想采撷到其中闪烁的一二琥珀星光,但场景天旋地转,喊出来的称谓不知怎么变了??
“顾老师!!”
日光灯的朦胧散光聚拢收束。
窗外是深夜。
一个穿着普通夹克、头发有些凌乱但眼神专注的中年指挥老师,正靠在堆满总谱的办公桌前,和大学生模样的范宁语速飞快地讨论着什么。
头顶的墙壁上还张贴着“禁止吸烟”的文明标志。
“顾老师。。。。。。我觉得我想试试。感觉这个‘柯达伊教学法’很适合同学们现在的情况。”
“嗯?匈牙利的那个柯达伊?怎么说?”
“说实话,了解后我感觉挺。。。。。。颠覆常识。”范宁一页一页揭着自己打印的资料,用着还不太熟练的“汇报技巧”迫切地罗列着自己发现的东西,“这个教学法在国外可能主要是用来教小朋友的,但换作我们这里真挺适合,原理
上,嗯,主要是‘音乐本能激发”和“内心听觉训练。。。。。。它认为人声才是最好的乐器,您看这前面的课程竟然都不教五线谱和基础乐理,甚至不用钢琴都行,因为它考虑的是最坏的基础条件,只需一把音叉,当然我们倒是没这么寒
“嗯,这些听唱模仿的确没什么门槛。”顾老师在点头,“后面,我看看,这里还有一套十二音手势?………………”
“小朋友练几天都能记住,成年人肯定一教就会。”
“试试吧,记得模仿训练素材找点他们熟悉的,流行歌曲或那种日式的。。。。。。你们叫什么来着?二次元吧?嗯,那些动漫歌曲也行,还可以适度编排一些二声部的轮唱或伴唱旋律,你是年轻人,更熟悉这些风格,关键是要同学
们感兴趣。。。。。。”
信息的交流和共识的达成很高效。
没有高谈阔论,也没有主次之分的发号施令,只有就事论事的探讨,建议和指导,以及关于音乐本身和“兴趣激发可行性”的“斤斤计较”。
正是这位普通的顾老师,一位具备敬业教学态度的音乐教育者,世间数千万“飞蛾”中的平凡之一,接纳了一个理工科大学生看似异想天开的“柯达伊教学法”建议,并愿意付出额外的心血去尝试。
深夜结束讨论的范宁,冲下楼梯的速度快得飞了起来,怀抱吉他的范宁站在窗口,静静看着穿深灰色冲锋衣的少年身影一路跑出教学楼。
墙上的时钟过了午夜0点,忽然变得紊乱,那几根时针先是颤动,然后甚至交错倒转起来。
时间刻度的读数也变成了梦呓般的乱码。
“继续好好弹你的钢琴,写你的曲子。。。。。。”老钢琴家重复着嘱咐,直到奄奄一息。
顾老师的办公室像被稀释的颜料般“扩散”了开去,范宁仿佛同时站在一个灯光惨白,墙壁斑驳的大学活动室里,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和劣质音响的塑料味。
“来来来,合唱节目大家再练两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