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开剑气甲光的那一剑并非完整的天罡微尘,只是得了些神韵。”
在听得周伏伽开口认负后,陈珩也不乘胜追击,只收剑立在云中,如实道:
“若真为天罡微尘,我也不必与周真人你互换一剑了。”
周伏伽闻言点了点头。
听得陈珩这般答复,他心中那丝疑窦也是消去。
方才那番斗法,在窥得了剑气甲光的破绽后,陈珩先斩出不完整的天罡微尘,周伏伽中剑后纵觉察到不对,那时也是晚了,尔后陈珩又一步步催动功势,直逼得周伏伽只能运起剑法来。
似这般的互换一剑,周伏伽自然是吃亏更深,如今他还能凭空而立,已算是功行极为深湛了。
在内外交困的景况下不仅是伤到陈珩,还躲开了必杀一剑,只是身中重创。
能做到这一处的金丹真人,说实话也是少之又少。。。。。。。
“天罡微尘,倒是名不虚传。”
周伏伽瞥了眼身上伤势,缓缓吐出口长气。
《北辰变合降魔剑经》第二式??
天罡微尘!
同剑经的第一式“北斗注死”不同,天罡微尘发动时并无什么死气横流的显目声势,也不需过多蓄势,好似芥子微尘,丝毫不足挂齿,而这也是它的另一层妙处。
平平无奇,自也意味着不会过多惹来注目。
尤其是与人斗法,在生死一瞬,形势百转之际,敌手怕也无暇去细细分别。
虽然声势平平,但这一剑若是真正发作起来,中招者若无什么厉害手段镇压,将有万刃加身之痛。
而身躯甚至会从最细微之处开始崩坏,到五脏、躯壳,直至是肌理尽解、百脉俱碎!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天罡化煞,微尘入劫。
如此,便是“天罡微尘”!
而这一记剑招,乃是威灵专为那些生机旺盛的先天神怪,或修得了厉害守御的敌手所创。
在北辰剑经上有载,当年威灵在阴世溟泉游历时,遇得了一头后天通灵的双首铁象,任凭如何施展剑法,都难真正将这精怪除去。
因这双首铁象身上被高人刻意栽落了几道奇术,即便威灵斩开了它的骨骼,铁象也能靠催动奇术来吞摄阴气,愈合伤势。
在斗过几番后,威灵也不用其他手段,而是施展出了草创的“天罡微尘”。
先以这记剑法动摇铁象神智,使它无暇催动奇术,然后再以飞剑断去它的两首,这才彻底结果了铁象性命。
这还仅是草创的天罡微尘之威,到后来,这记剑法已是有了“微尘入劫”之意,不仅局限于渐渐壮大,以剧痛来动摇敌手的神意了,而是能由小及大,由浅入深,一步步坏去敌手法体。
如天外合沙教那位曾经横行一时,仗着有“玄沙还元真诀”在身,可以不惧寻常伤损的五公道人。
这位便是死于完整的“天罡微尘”之下,在被威灵连斩五记后,他那玄沙真诀的愈合伤势之速甚至比不得道躯崩坏之速,最后活活被拖死。
作为中乙弟子,对于九州四海内上乘剑经,周伏伽自是有了一番了解,这其中当然包括《北辰变合降魔剑经》。
正是因有这般眼界,周伏伽才隐隐猜出身上的剑创应是天罡微尘造成,但又似是而非。
毕竟若是完整的天罡微尘的话,在中招之际,周伏伽便要花费大气力去镇压剑创了,那他已近乎是宣告出局。
而不是还能与陈珩激烈缠斗百合,直至互换一剑后,才终感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