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一个七岁女孩问他,“如果有一天,我也要像青年导师那样消失,怎么办?”
李小禾蹲下身,平视她的眼睛:“你会害怕吗?”
“怕。”小女孩点头,“但我妈说,怕也没关系。只要我还愿意伸手,光就会跟着来。”
李小禾笑了,眼角泛起泪光。
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传承。
某日深夜,他独自登上当年那座塔楼,仰望星空。忽然,耳边传来熟悉的笛声??不是来自外界,而是从心底响起。他猛然回头,只见身后虚空中,浮现出一行光影文字:
>“你已不必再来找我。
>因为你就是我。”
他怔立原地,良久不动。
次日清晨,他宣布重启“信标巡游”计划??选拔年轻一代纯火者,组成九支队伍,分别前往九个曾遭归墟重创的区域,建立流动学堂,播撒信念种子。每到一处,他们不做宣讲,只问一个问题:
“在这片土地上,最近一次有人挺身而出,是为了谁?”
答案千差万别,却总能引出新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会被写成一页纸鸢,放飞天际。
这一年,春分又至。
烛阴城外,小女孩依旧住在那间小屋。她已二十有余,却是自愿留下,守护最初接住骨笛的地方。每天清晨,她都会在门前种下一朵野花,不论季节,不论气候。奇怪的是,那些花竟年年盛开,从未凋零。
这一日,她照例浇水施肥,忽觉掌心一烫。
低头看去,那支骨笛竟自行飞起,悬于半空,轻轻旋转。笛身上,九道裂痕逐一弥合,最终恢复完整,通体流转着温润玉光。
她伸手触碰,脑海中骤然涌入无数画面??
她看到青年导师坠入极北之地的瞬间,并非消散,而是与第九信标融为一体。他的意识并未终结,而是化作“引导程序”,在众生信念长河中持续运行,默默调和冲突、修补裂痕、唤醒沉睡之心。
她也看到宁焚玉的最后一刻,并非孤身赴死,而是将自己的记忆核心分割成九份,分别藏于九块碎晶之内。她早预料到归墟会模仿希望,故设下双重保险:唯有真正理解“信任”的人,才能激活全部信息。
而现在,条件终于成熟。
骨笛发出一声清鸣,直冲云霄。
刹那间,全球所有心火持有者同时感到心头一震。无论身处何地,他们都抬头望天,只见苍穹之上,那本无形的《烬封经》再度显现,首页缓缓浮现三个大字:
**《续章》**
紧接着,文字流淌而出:
>“我知道你会回来读这一页。
>不是因为命运注定,而是因为你选择了继续相信。
>过去的牺牲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我们留下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
>下一个站出来的人,会是你吗?”
文字落下,九道光柱自天而降,分别落在九个不同地域:西域沙海、东海孤岛、南岭密林、北原冻土、中州废都、西荒峡谷、东陆港口、西南沼泽、天上浮城遗址。
每一处,都有一位年轻人正站在人群中央,或手持素烛,或怀抱伤者,或面对质疑仍坚持发声。他们在光柱降临之际,眉心印记骤然炽烈,仿佛被某种古老力量唤醒。
他们并不相识,却在同一时刻开口,说出同样一句话:
“我愿意试试。”
消息传开,举世震动。
莫归立即召集回声塔全体记录官,启动“共鸣溯源”仪式。通过九晶残阵反向追踪,发现这九人竟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曾在童年听过“青年导师”的故事,并在某个关键时刻,因这句话而做出改变人生的选择??
有人因此放弃复仇;
有人因此收留流浪者;
有人因此撕毁伪造证据;
有人因此拒绝权力诱惑……
他们是散落人间的“潜在引火人”,未经选拔,不受训练,纯粹因信念积累而被信标自动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