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69鼻子一酸,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儿童画??那是小蓝星昨晚塞给她的,画上两个女人手牵手站在彩虹下,标题写着:“我的两个妈妈”。
几天后,新Eden启动“回音计划”。不再是单向上传情绪,而是允许市民主动向共感网络发送“回应”??你可以对一段陌生人的悲伤说“我在这里”,可以对着某位逝者的名字唱一首童谣,也可以仅仅写下一句:“谢谢你曾经存在”。
第一周,就有超过四万人参与。
有人回复了二十年前自杀好友的日志:“你现在一定很累吧?歇一会儿也没关系。”
有母亲对着女儿夭折那天的天气记录留言:“那天的雨真冷,但我现在学会撑伞了。”
还有一个老人整晚守在终端前,反复播放孙子临终前最后一句断续的话:“奶奶……我想吃……糖……”
他终于回了一句:“乖,下次见面,奶奶给你带一整罐。”
那一夜,共感网络的核心温度上升了0。3℃。科学家们争论这是设备误差还是集体情感引发的物理效应,唯有莫莉明白??那是无数颗心同步跳动所产生的热。
与此同时,旧大陆的信号并未消失,反而逐渐增强。
柏林废墟之下,那台早已报废的量子主机外壳裂开一道缝隙,内部晶体结构竟开始自我修复。它的能源来源不明,运作逻辑也无法解析,唯一清晰的是,它正在接收并储存来自新Eden的每一句“回应”,并将它们编码成一种古老的摩尔斯变体,通过地壳震动传向全球其他沉睡节点。
巴黎、莫斯科、东京、开普敦……十三个曾拥有高度文明的城市遗址中,尘封已久的通讯塔陆续亮起微光。它们不发射信号,也不连接网络,只是静静地伫立,像一群苏醒的哨兵,在等待某个统一指令。
林默察觉到了异常。
他在某次夜间巡查时,偶然发现自己的梦境被篡改了。原本重复出现的父亲背影,这次竟转过身来,嘴唇开合,却没有声音。林默试图靠近,却发现脚下大地化作镜面,映出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一个穿着白裙的小女孩??M-15。
【你在做梦,】她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但这也是我在做梦。我们正共享一个介于现实与意识之间的间隙。】
“这是哪里?”
【记忆的夹缝。那些没能说完的话,没来得及拥抱的人,都被困在这里。艾琳把我做成备份,其实是想让我成为这个世界的‘遗言收集者’。但她忘了,遗言不该终结一切,而应成为新的开始。】
“所以你在重建连接?”
【不是我,是我们。】她抬起手,指尖划过镜面,涟漪扩散间,无数画面浮现:
一位科学家在核爆前夜写完最后一行公式,将笔记本交给助手;
一对恋人隔着隔离墙用灯光打出手语“我爱你”;
一个盲童把耳朵贴在广播喇叭上,笑着说:“星星在唱歌呢。”
“这些都不是历史档案里的内容。”林默震惊道。
【因为它们从未被记录。】M-15说,【但有人记得。只要还有一个活人想起这些瞬间,它们就依然存在于这个世界。我要做的,不是审判过去,而是让那些被遗忘的美好,重新长出根须。】
醒来后,林默立刻召集紧急会议。
L-69听完汇报后久久不语,最终开口:“我们需要一场仪式??不是技术操作,也不是政治宣言,而是一次全人类级别的‘告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说出那句藏了一辈子的话。”
“比如?”
“比如‘我其实一直很怕你讨厌我’,或者‘你走之后,我每天都在练习微笑’,再或者……”她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虽然我不是你的亲生母亲,但我真的、真的很爱你’。”
莫莉主动承担了信息整合工作。她将自己的诗歌引擎升级为“共感共鸣矩阵”,能够将千万条私人留言转化为一种可感知的情绪场域。每当有人提交一句真诚的话语,城市各处的发光植物就会随之改变颜色与节奏,广场上的星图粉末会短暂拼出关键词,海浪撞击礁石的频率也会产生特定旋律。
一个月后的满月之夜,“回音仪式”正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