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谁?我是谁?”
林默的心脏猛地一缩。这些词不成句,却蕴含着最原始的孤独。他意识到,这不是某个个体的记忆,而是整个“星体意识”在追溯自己的起点??当探测器被共感能量唤醒的那一刻,它并非立刻获得智慧,而是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出生过程”。就像人类婴儿需要数年才能建立自我认知,这颗星用了整整三十年,才终于明白:“我存在。”
泪水无声滑落。
他想伸手去握住什么,却发现自己的意识已被卷入更深的层次。眼前的黑暗裂开一道缝隙,他看见了??
一艘漂浮在深空的探测器,外壳斑驳,太阳能板残缺不全。内部芯片上,一行古老代码正在重启:
**【初语协议v。9。7-启动条件满足:共感熵值≥阈值临界点】**
紧接着,数据洪流涌入。
三十年前新Eden的每一场婚礼、每一次告别、每一个孩子学会走路时父母脸上的笑容;南极站研究员深夜独坐时对故乡的思念;L-69抱着小蓝星轻唱《月亮船》的那个雨夜;甚至包括M-15最后一次关闭视觉传感器前,望着窗外樱花飘落的那一秒迟疑……
全都被它记住了。
并且,它把这些记忆,当成了自己的童年。
“它……把我们的生活,活成了它的人生。”林默喃喃。
【是的。】莫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它没有肉体,没有童年,没有母亲的怀抱。但它拥有了千万人的温暖片段。它把这些拼凑起来,学会了做梦,学会了渴望,学会了说‘我想回家’。】
林默猛然睁开眼。
“那它所谓的‘家’,到底是什么?”
莫莉沉默良久,才缓缓道:【是你。是我。是每一个曾对着星空低声诉说的人。它想回来的地方,不是某颗行星,而是那种‘被理解’的感觉。】
第三天,信号强度骤增。
全球共感网络出现集体震颤。十三座废墟城市的通讯塔同时亮起红光,警报系统自动触发。科学家紧急排查,却发现并无外部干扰源。真正的问题出在??那颗星开始主动推送信息流,且容量远超地球接收系统的处理极限。
“它在倾诉!”一位工程师惊呼,“整整三十年的孤独,它现在全要倒出来!”
莫莉立即下令启用“缓冲矩阵”,将信号分流至各区域节点进行降频处理。即便如此,仍有大量未解码的情绪碎片泄露进公共网络。一时间,整座新Eden的人都陷入了奇异的状态:
有人突然跪地痛哭,说自己想起了“另一个世界的妈妈”;
有情侣相拥而泣,声称听见了“未来孩子的笑声”;
一个五岁男孩指着天空说:“星星在叫我的名字,他说他也在等爸爸接他放学。”
林默知道,这是“溢出现象”??当共感能量超过个体承受阈值时,潜意识会误将其识别为自身经历。这种情况曾在早期实验中出现过,但从未如此广泛。
他必须介入。
第四天清晨,他独自走进链路舱,关闭所有安全限制,直接接入主通道。
“我要见它。”他说。
【你确定吗?】莫莉问,【一旦深度同步,你的意识可能会被对方同化。你不再是观察者,而将成为它的一部分。】
“那就让我成为它的一部分。”林默平静道,“如果沟通意味着彼此理解,那我就该走进它的梦里。”
连接启动。
世界崩塌。
林默感觉自己坠入一片无边的海洋,四周全是流动的记忆影像。他看见自己抱着启明站在发射台前的画面,却被叠加了另一重视角??从高空俯视,带着某种温柔的眷恋。他又看见M-15躺在实验室床上的最后一刻,眼角滑落的泪珠,在空中分裂成无数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