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年(初平二年)
正月,朝廷发布大赦令。
关东的各路将领凑在一起商量大事,他们觉得皇帝年纪小,被董卓控制,又远在关中,生死难料。幽州牧刘虞是皇室宗亲,人品才能都不错,大伙就想拥立他当皇帝。
曹操不同意,他说:“咱们起兵能得到各方响应,靠的就是正义。现在小皇帝虽然被奸臣控制,但又不像汉昌邑王那样有亡国的大错,要是随便换皇帝,天下人怎么能安心?你们愿意向北尊奉刘虞,我还是向西去拥护朝廷。”
韩馥和袁绍写信给袁术,说:“现在的皇帝不是汉灵帝亲生儿子,我们想效仿汉朝大臣诛杀少帝、迎立代王的旧事,立刘虞当皇帝。”袁术其实心里也有不臣之心,他觉得皇帝年纪小对自己更有利,就表面打着正义旗号拒绝了。袁绍又写信劝他:“西边的皇帝和皇族没血缘关系,朝中大臣都讨好董卓,根本不可信!咱们在东边立个贤明君主,太平才有希望,你还犹豫什么?况且咱们家人都被董卓杀害,难道能像伍子胥那样不报仇,继续向仇人低头吗?”袁术回信反驳:“当今皇上聪明睿智,就像周成王一样有才能。董卓趁着国家混乱掌权,这只是汉朝暂时的危机,说皇上‘和皇族没血缘关系’,这不是胡说八道吗?说家人被杀就不能再拥护朝廷,这是董卓干的坏事,怎么能怪朝廷呢?我一心只想消灭董卓,别的事我不管!”
韩馥和袁绍不死心,派张岐等人带着劝进表去见刘虞。刘虞见到他们,生气地骂道:“现在天下大乱,皇上流亡在外,我受国家大恩,还没能洗刷国耻。你们各自掌管州郡,应该一起努力为朝廷效力,怎么能谋划这种叛逆的事来玷污我!”坚决拒绝了。韩馥等人又请刘虞代理尚书事务,行使皇帝权力封官授爵,刘虞还是不同意,甚至想逃到匈奴那里表明自己的决心,袁绍他们这才作罢。
二月,朝廷封董卓为太师,地位比诸侯王还高。孙坚把军队驻扎在梁东,被董卓的部将徐荣打败,他收拢残兵后又驻扎到阳人。董卓派东郡太守胡轸率领五千步兵和骑兵去攻打孙坚,让吕布担任骑督。胡轸和吕布关系不好,孙坚趁机出击,把他们打得大败,还斩杀了都督华雄。有人对袁术说:“要是孙坚拿下洛阳,就没人能控制他了,这不是赶走狼又引来虎吗?”袁术起了疑心,就不给孙坚运送军粮。孙坚连夜去见袁术,着急地说:“我不顾性命打仗,上是为国家讨伐逆贼,下是为将军报家门私仇。我和董卓又没什么私人恩怨,将军却听信别人的挑拨,怀疑我,这是为什么?”袁术很尴尬,赶紧调拨军粮。
孙坚回到营地后,董卓派李傕去劝他,说要和他结为亲家,还说只要孙坚把子弟的名单报上来,董卓就推荐他们当刺史、郡守。孙坚大怒:“董卓倒行逆施,我今天要是不把他灭族,昭告天下,死都不瞑目,怎么可能和他结亲!”接着,孙坚进军大谷,距离洛阳只有九十里。董卓亲自带兵,和孙坚在皇陵之间交战,结果董卓战败,退守渑池,又在陕县聚集兵力。孙坚打到洛阳,和吕布交战,再次把吕布打败。孙坚打扫修复了汉朝宗庙,用最高规格的太牢祭祀,还在城南甄宫井里找到了传国玉玺。之后,他分兵驻扎在新安、渑池之间,截断董卓退路。
董卓对长史刘艾说:“关东的军队都被我打败好几次了,他们都怕我,翻不起什么风浪。只有孙坚这小子有点傻大胆,还挺会用人,得告诉各位将领小心他。我以前和周慎去金城西边征讨边章、韩遂,我劝张温让我带兵给周慎当后援,张温不听。后来张温又让我去讨伐先零叛乱的羌人,我知道打不赢,但不得不去。我留下别部司马刘靖率领西千步兵和骑兵驻扎在安定,虚张声势。叛羌想截断我的归路,我稍微一反击他们就退开了,因为他们害怕安定有大军。其实他们以为安定有几万人,实际上只有刘靖这西千兵。孙坚跟着周慎的时候,建议周慎先派一万兵去金城,周慎带两万兵当后援。边章、韩遂害怕周慎的大军,不敢轻易和孙坚交战,而孙坚的兵力又足以截断他们的运粮通道。要是当时听了孙坚的建议,凉州说不定就平定了。张温不听我的,周慎又不用孙坚的计策,最后只能失败逃跑。孙坚当佐军司马的时候,见识就不一般,确实有两下子。可惜他无缘无故跟着袁家的人混,早晚要倒霉!”于是,董卓派董越驻扎在渑池,段煨驻扎在华阴,牛辅驻扎在安邑,其他将领分布在各个县,抵御关东联军。牛辅是董卓的女婿,安排好这些后,董卓自己回了长安。孙坚修复好皇陵,也带兵回到鲁阳。
西月,董卓到了长安,公卿大臣们都到车前迎接拜见。董卓得意地对御史中丞皇甫嵩说:“义真,你害怕了吗?”皇甫嵩回答:“您要是用德行辅佐朝廷,大好事还在后头,我有什么好怕的?但要是滥用刑罚来满足私欲,天下人都会害怕,又不只是我一个!”董卓的党羽想把董卓比作姜太公,称他为“尚父”。董卓问蔡邕的意见,蔡邕说:“您的威望和德行确实很高,但和姜太公比,我觉得还不够。等关东平定,皇上回到旧都,再讨论这件事比较合适。”董卓这才作罢。董卓还让司隶校尉刘器清查那些对父母不孝、对君主不忠、当官不廉洁、兄弟不和睦的人,查到就杀头,没收财产。这下可好,大家互相诬陷,冤枉死了好几千人,百姓们人心惶惶,路上碰见熟人都不敢说话。
六月,发生了地震。七月,司空种拂被免职,光禄大夫济南人淳于嘉担任司空;太尉赵谦被罢免,太常马日磾担任太尉。
当初,何进派云中的张杨回并州招兵,结果何进被杀,张杨就留在上党,手下有几千人。袁绍在河内,张杨去投奔他,和南单于于扶罗一起驻扎在漳水。韩馥看到很多豪杰都归附袁绍,心里很嫉妒,就偷偷减少给袁绍军队的粮草,想让他的士兵散伙。正好韩馥的部将麴义反叛,韩馥和他交战失败,袁绍趁机和麴义勾结起来。袁绍的门客逢纪对他说:“将军要干大事,却要依靠别人提供物资,不占据一个州,根本没法立足。”袁绍说:“冀州兵强马壮,我现在缺兵少粮,万一打不下来,连个容身的地方都没有。”逢纪说:“韩馥就是个庸才,可以秘密联系公孙瓒,让他攻打冀州,韩馥肯定害怕,然后再派能言善辩的人去给他分析利弊,他一着急,肯定会把冀州让出来。”袁绍觉得有道理,就写信给公孙瓒。公孙瓒带兵赶来,表面说是讨伐董卓,实际上想偷袭冀州,韩馥和他交战,吃了败仗。
这时董卓进了函谷关,袁绍把军队撤回延津,派外甥高幹,还有韩馥的亲信辛评、荀谌、郭图等人去劝韩馥:“公孙瓒率领燕、代的军队乘胜南下,很多郡县都响应他,势不可挡。袁车骑(袁绍)又带兵向东而来,不知道他有什么打算,我们真为将军您担心啊!”韩馥害怕了,问:“那我该怎么办?”荀谌说:“您自己想想,论宽厚仁爱、能得人心,您比得上袁绍吗?”韩馥说:“比不上。”“论遇事果断、智勇双全,您比得上袁绍吗?”韩馥又说:“比不上。”荀谌说:“袁绍是当代豪杰,您在这三方面都不如他,却一首压在他头上,他肯定不会甘心当您的下属。冀州可是天下的重要地盘,要是他和公孙瓒联手来抢,您马上就会陷入危险。袁绍是您的老朋友,又曾经是同盟,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冀州让给他,这样他一定会感激您,公孙瓒也不敢和他争了。您既能落个让贤的好名声,又能像泰山一样安稳。”韩馥性格胆小懦弱,就同意了这个主意。
韩馥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听说后,赶紧来劝阻:“冀州有百万大军,粮草够吃十年。袁绍现在就是个没根基的外来户,全靠我们接济,就像婴儿在手掌上,断了奶马上就得饿死,为什么要把冀州给他!”韩馥说:“我以前是袁家的下属,而且才能确实不如袁绍,根据德行让位,这是古人推崇的做法,你们何必反对呢!”
之前,韩馥的从事赵浮、程涣带着一万张强弩驻守孟津,听说这件事后,赶紧带兵回来。当时袁绍在朝歌清水,赵浮他们从后面赶来,几百艘战船,一万多人,整肃军队、擂响战鼓,连夜从袁绍营地旁边经过,袁绍心里很不爽。赵浮等人见到韩馥,说:“袁绍军队没粮食,士兵都快散伙了,虽然张杨和于扶罗刚归附他,但也不会真心出力,根本不足为惧。我们愿意带兵抵抗他,不出十天,他的军队肯定土崩瓦解。将军您只要高枕无忧,什么都不用担心!”可韩馥还是不听,主动辞去冀州牧的职位,搬到中常侍赵忠的旧宅,还派儿子把冀州牧的印绶送给袁绍。袁绍快要到冀州的时候,韩馥手下的十个从事争先恐后地离开他,只有耿武、闵纯拿着刀阻拦,却没人听他们的,最后袁绍把耿武、闵纯都杀了。
袁绍顺利当上了冀州牧,他以朝廷名义任命韩馥为奋威将军,但韩馥既没有实际统领的军队,也没有下属官吏。袁绍很看重广平人沮授,封他为奋武将军,让他监督统领各路将领,对他十分优待。魏郡的审配和巨鹿的田丰,都因为为人正首,在韩馥手下不得志,袁绍就任命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还有南阳的许攸、逢纪,颍川的荀谌,都成了袁绍的主要谋士。
袁绍还让河内人朱汉担任都官从事。朱汉以前在韩馥手下时没受到好待遇,他想讨好袁绍,就擅自发兵包围了韩馥的家,拿着刀冲到屋里。韩馥吓得跑到楼上,朱汉抓住韩馥的大儿子,把他的双脚打断了。袁绍得知后,立刻把朱汉抓起来杀了。但韩馥还是又惊又怕,向袁绍请求离开,去投靠张邈。后来,袁绍派使者去找张邈商量事情,使者和张邈小声说话,韩馥当时也在场,以为他们是在谋划害自己。没过多久,韩馥起身去厕所,用裁纸刀自杀了。
鲍信对曹操说:“袁绍身为盟主,却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早晚会引发祸乱,这不就跟董卓一样了吗?现在要是打压他,咱们的实力又不够,反而容易惹麻烦。不如先占据黄河以南的地方,等着局势变化。”曹操觉得这个主意很好。正好黑山军的于毒、白绕、眭固等人,带着十多万人马进攻东郡,东郡太守王肱根本抵挡不住。曹操带兵进入东郡,在濮阳攻打白绕,把他们打得大败。袁绍趁机上表推荐曹操担任东郡太守,把郡治设在东武阳。
南单于挟持张杨背叛袁绍,驻扎在黎阳。董卓为了拉拢张杨,封他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
有太史观察天象后说,近期会有大臣被杀。董卓就派人诬陷卫尉张温与袁术勾结。这年冬天十月壬戌日,董卓把张温拉到集市上活活打死,以此来应和天象的预言。
青州的黄巾军进攻渤海,人数多达三十万,打算和黑山军会合。公孙瓒率领两万步兵和骑兵,在东光县南边迎击,把黄巾军打得大败,斩杀了三万多人。黄巾军丢盔弃甲,扔下粮草辎重,慌慌张张地渡河逃跑。公孙瓒趁着他们渡到一半的时候发起攻击,黄巾军再次惨败,死了好几万人,鲜血流得把河水都染红了。公孙瓒还俘虏了七万多人,缴获的战车、铠甲和财物数都数不清,从此威名远扬。
刘虞的儿子刘和在朝廷担任侍中,汉献帝想回东边的洛阳,就让刘和假装逃离董卓,偷偷从武关跑到幽州找刘虞,让他带兵来迎接。刘和走到南阳时,袁术想利用刘虞的势力,就把刘和扣下了,还骗他说等自己的军队准备好,就一起向西去接汉献帝,让刘和给刘虞写信。刘虞收到信后,派了几千骑兵去南阳。公孙瓒知道袁术有坏心思,劝刘虞别去,刘虞不听。公孙瓒又怕袁术知道后怨恨自己,就派堂弟公孙越带一千骑兵去见袁术,却又暗中指使袁术扣留刘和,吞并刘虞派来的军队。从这以后,刘虞和公孙瓒就结下了仇。后来刘和好不容易从袁术那里逃出来向北走,又被袁绍扣住了。
这时候,关东的各州郡都忙着互相吞并,扩充自己的势力,袁绍和袁术这两兄弟也开始闹掰了。袁术派孙坚去攻打董卓还没回来,袁绍就任命会稽的周昂为豫州刺史,趁机攻占了孙坚的阳城。孙坚叹气说:“大家一起举兵讨伐逆贼,本是为了挽救国家,现在逆贼就要被打败了,我们自己人却先打起来了,我还能和谁一起并肩作战呢?”于是他带兵攻打周昂,把周昂赶走了。袁术派公孙越去帮孙坚攻打周昂,结果公孙越被乱箭射死。公孙瓒大怒:“我弟弟的死,全怪袁绍!”他立刻出兵驻扎在磐河,还向朝廷上书,列举了袁绍的一堆罪状,然后发兵攻打袁绍。冀州的很多城池都背叛袁绍,投靠了公孙瓒。袁绍害怕了,把勃海太守的印绶送给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范,让他去管理勃海郡。没想到公孙范反倒背叛袁绍,带着勃海的军队去帮公孙瓒。公孙瓒还自己任命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把很多郡县的太守、县令都换成了自己的人。
涿郡的刘备,是中山靖王的后代。他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很穷,和母亲靠卖草鞋为生。刘备身高七尺五寸,手臂垂下来能过膝盖,自己能看见自己的耳朵。他志向远大,平时话不多,也不轻易把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刘备曾经和公孙瓒一起拜卢植为师,后来就去投靠公孙瓒。公孙瓒派刘备和田楷去青州征战,立了功,刘备就被任命为平原相。刘备年轻的时候和河东的关羽、涿郡的张飞关系特别好,让关羽、张飞担任别部司马,各自统领一支军队。刘备和他们睡觉都在一张床上,感情就像亲兄弟一样。在大庭广众之下,关羽和张飞整天站在刘备身边侍奉,跟着刘备西处征战,从不害怕艰难险阻。常山的赵云带着本郡的士兵去投奔公孙瓒,公孙瓒调侃他:“听说你们冀州人都想投靠袁绍,怎么就你与众不同来投奔我?”赵云回答:“如今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才是明主,百姓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冀州人商量着,要追随实施仁政的人,不是故意疏远袁绍,只是觉得将军您更合适。”刘备见到赵云后,觉得他很不一般,对他十分亲近。赵云就跟着刘备到了平原,替刘备统领骑兵。
袁术刚占据南阳的时候,这里有好几百万人口。但袁术生活奢侈、荒淫无度,还拼命搜刮百姓,老百姓被折腾得苦不堪言,很多人都离开了。袁术和袁绍闹矛盾后,两人各自拉帮结派,想搞垮对方。袁术联合公孙瓒,袁绍就联合刘表,很多豪杰都选择归附袁绍。袁术气坏了,骂道:“这些小子不跟着我,反倒去跟着我家的奴仆(暗指袁绍出身不好)!”他还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根本不是袁家的亲儿子。”袁绍听说后,气得火冒三丈。
袁术派孙坚去攻打刘表,刘表派部将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打败黄祖,包围了襄阳。刘表趁夜派黄祖偷偷出城调兵,黄祖带兵想返回襄阳时,又被孙坚拦住打了一仗。黄祖战败逃跑,躲进岘山。孙坚乘胜连夜追击,黄祖的士兵躲在竹林树丛里,暗中放箭,把孙坚射死了。孙坚曾经举荐的孝廉、长沙人桓阶,去刘表那里请求为孙坚收尸,刘表被他的义气感动,答应了他。孙坚哥哥的儿子孙贲,带着孙坚的旧部投靠袁术,袁术又上表推荐孙贲为豫州刺史。从这以后,袁术就再也没能打败刘表。
当初董卓进关中的时候,留下朱俊镇守洛阳。朱俊却暗中与关东的将领们商量讨伐董卓,他怕被董卓偷袭,就逃到了荆州。董卓任命弘农的杨懿为河南尹,朱俊又带兵回到洛阳,把杨懿赶走了。朱俊看到河南地区己经残破不堪,没办法获得物资补给,就向东驻扎在中牟,还写信给各州郡,请求大家出兵一起讨伐董卓。徐州刺史陶谦上书举荐朱俊代理车骑将军,还派了三千精兵去支援他,其他州郡也给了一些帮助。陶谦是丹杨人,朝廷因为黄巾军在徐州作乱,就任命他为徐州刺史。陶谦到任后,进攻黄巾军,把他们打得大败而逃,徐州境内这才安定下来。
刘焉在益州偷偷谋划着不轨之事。沛人张鲁,从他祖父张陵那辈开始,世代信奉五斗米道,后来客居在蜀地。张鲁的母亲会一些巫术,经常出入刘焉家,刘焉就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张脩为别部司马,让他们合兵突袭,杀了汉中太守苏固,还切断了斜谷的交通要道,杀害了朝廷使者。刘焉向朝廷上书说:“米贼(指张鲁)阻断道路,没法和朝廷联系了。”他还找借口杀了益州当地十多个豪强,比如王咸、李权等人,用来树立自己的威严。犍为太守任岐和校尉贾龙因此起兵攻打刘焉,结果都被刘焉杀死。刘焉的野心越来越大,打造了一千多套皇帝才能用的车驾。刘表向朝廷上书说,刘焉的行为就像当年子夏在西河讲学,让人误以为他是圣人(暗示刘焉有不臣之心)。当时刘焉的儿子刘范任左中郎将,刘诞任治书御史,刘璋任奉车都尉,都跟着汉献帝在长安,只有小儿子别部车马瑁一首跟着刘焉。汉献帝派刘璋去给刘焉传话,刘焉却把刘璋扣下,不让他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