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奇迹小说网>资治通鉴白话版>梁纪十五公元545年546年

梁纪十五公元545年546年(第1页)

大同十一年乙丑年(公元545年)

春季正月丙申日,东魏派兼散骑常侍李奖来梁朝访问。

东魏的仪同三司尔朱文畅,和丞相司马任胄、都督郑仲礼等人,谋划趁着正月十五夜里观看“打簇戏”(古代一种射箭游戏)的机会发动叛乱——杀死丞相高欢,拥戴尔朱文畅当首领。结果事情泄露,几人全被处死。尔朱文畅是尔朱荣的儿子,他的姐姐是北魏孝庄帝的皇后,另外郑仲礼的姐姐郑大车,两人都是高欢的妾室,还很受宠爱,所以他们的兄弟没被牵连治罪。

高欢上奏东魏孝静帝说:“并州是兵器聚集的地方,凡事都要女工(纺织、制作兵器配件等),请设置宫殿安置被发配没官的罪奴女子;另外收纳吐谷浑的公主,来招抚吐谷浑部落。”丁未日,东魏设置晋阳宫。二月庚申日,东魏孝静帝娶吐谷浑可汗的堂妹做“容华”(妃嫔等级)。

西魏丞相宇文泰派酒泉的胡人安诺槃陀,首次出使突厥部落。突厥原本是西方的小国,姓阿史那氏,世代居住在金山(今阿尔泰山)的南面,给柔然当打铁的工匠。到了酋长土门这一代,突厥才开始强大,还多次侵犯西魏的西部边境。安诺槃陀抵达后,突厥人都高兴地说:“大国的使者来了,咱们国家要兴盛了!”

三月乙未日,东魏丞相高欢到邺城(东魏都城)朝见孝静帝,文武百官到紫陌(邺城郊外的道路)迎接。高欢握着御史中尉崔暹的手慰劳他:“以前朝廷难道没有执法官员?只是没人肯弹劾权贵。中尉您尽心为国,不怕豪强势力,才让天下清明。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人,有的是;但当官能坚守原则、刚正不阿的,今天我才见到。您的富贵是自己挣来的,我高欢父子没什么能报答的。”于是赏赐崔暹一匹好马。崔暹跪拜谢恩时,马突然受惊狂奔,高欢亲自上前拦住马,把缰绳递到他手里。孝静帝在华林园设宴,让高欢选朝廷里公正耿首的人,亲自劝酒。高欢走下台阶跪下说:“只有崔暹一人配受您劝酒,还请把我射箭比赛赢的一千段绸缎赏赐给他。”高澄(高欢长子)退朝后对崔暹说:“连我都怕你、羡慕你,何况其他人!”但崔暹内心其实很狡诈。早年,北魏高阳王元斌有个庶出的妹妹叫元玉仪,家里人都看不起她,先做了孙腾的歌妓,后来又被孙腾抛弃。高澄在路上遇到她,喜欢上她,就收为妾室,对她格外宠爱,还封她为琅邪公主。高澄对崔季舒说:“崔暹肯定会来首言劝谏(反对我封元玉仪),我也有办法对付他。”等崔暹来汇报公务时,高澄故意不给好脸色。过了三天,崔暹揣着名片(拜见权贵用的帖子),故意掉在地上。高澄问:“你拿这东西干什么?”崔暹假装惶恐地说:“没能拜见公主(元玉仪),想递名片求见。”高澄特别高兴,拉着崔暹的胳膊,带他去见元玉仪。崔季舒后来对人说:“崔暹以前总恨我谄媚,在大将军(高澄)面前,总说‘叔父(指崔季舒自己)该杀’;轮到他自己做,比我还过分。”

夏季五月甲辰日,东魏宣布大赦天下。

西魏的太傅王盟去世。

从西晋以来,文人写文章一味追求华丽浮夸,西魏丞相宇文泰想革除这种风气。六月丁巳日,西魏文帝祭祀太庙时,宇文泰让大行台度支尚书、兼著作郎苏绰写了一篇《大诰》,向群臣宣读,用治理国家的道理告诫他们;还下令“从现在起,写文章都要按《大诰》的风格来(质朴务实,不重辞藻)”。

梁武帝派交州刺史杨瞟讨伐李贲(此前割据交州叛乱),让陈霸先当司马;又命定州刺史萧勃到西江(今珠江支流)和杨瞟会师。萧勃知道士兵害怕远征,就故意用花言巧语劝杨瞟留下(不要进军)。杨瞟召集将领们商量对策,陈霸先说:“交趾(即交州)叛乱,根源在梁朝宗室(指之前的官员治理不当),才让几个州陷入混乱,李贲逃脱惩罚好几年。定州刺史(萧勃)想只顾眼前安稳,不管国家大计。您奉朝廷命令讨伐叛贼,应当不顾生死去做,怎么能停滞不前、助长敌人气焰、动摇军心呢!”于是立刻领兵先出发。杨瞟让陈霸先做前锋,抵达交州后,李贲率领三万部众抵抗,结果在朱鸢(今越南河内东南)被打败,又在苏历江口(今越南河内附近)再次战败。李贲逃到嘉宁城(今越南河内西北),梁军各部进军包围了城池。萧勃是萧昺的儿子。

西魏和柔然的头兵可汗商量联合出兵讨伐东魏,高欢很担心,派行台郎中杜弼出使柔然,替长子高澄求亲。头兵可汗说:“要高王(高欢)自己娶我的女儿才行。”高欢犹豫不定,他的妻子娄妃说:“这是国家大事,别再犹豫了。”高澄、尉景也劝他答应。高欢就派镇南将军慕容俨去柔然聘亲,把可汗的女儿称作“蠕蠕公主”(当时东魏对柔然的称呼,“蠕蠕”有轻视意味)。秋季八月,高欢亲自到下馆(今山西大同南)迎接公主。公主到了后,娄妃主动让出正房给她住;高欢跪下感谢娄妃,娄妃说:“别让她(公主)察觉,你就别顾念我了。”头兵可汗派弟弟秃突佳来送女儿,同时回访东魏;还叮嘱秃突佳:“等见到外孙(公主生下的孩子)才能回去。”公主性格严厉刚毅,一辈子不肯说汉语。有次高欢生病,没能去公主住处,秃突佳发脾气抱怨,高欢只好撑着病体坐车去见她。

冬季十月乙未日,梁武帝下诏:犯了罪的人,再允许用钱财赎罪。

东魏派中书舍人尉瑾来梁朝访问。同日,东魏丞相高欢请求解除邙山之战(此前东、西魏的战役)俘虏的枷锁,把民间的寡妇配给他们做妻子。

十二月,东魏任命侯景为司徒,中书令韩轨为司空;戊子日,任命孙腾为录尚书事(总领尚书省事务)。

西魏在都城长安城南修筑圜丘(古代祭天的圆形高台)。

梁朝散骑常侍贺琛上奏,陈述了西件事:

第一件是“现在北方边境的部落都己归顺,正是休养生息、教化百姓的时候,但天下户口却在减少,函谷关以外(梁朝北部边境)减少得更厉害。郡里受不住州里的控制盘剥,县里受不住郡里的搜刮,上下级互相骚扰,只想着征收赋税。百姓活不下去,就到处逃亡,这难道不是地方长官的过错吗?东部地区户口空虚,全因为朝廷派的使者太多——再偏远的地方,使者都要去,每次来一个使者,地方就被搅得鸡犬不宁。软弱的县令,只能眼睁睁被使者掠夺;狡猾的官员,又借着使者的名义加倍贪赃枉法。就算有清廉公正的官员,也被郡里掣肘。这样一来,就算每年下‘让流民回乡’的诏书、屡次免赋税,百姓也回不了家乡。”

第二件是“现在天下地方官之所以贪赃残暴,确实是因为风气奢侈导致的。如今设宴聚会,大家比着摆阔——水果堆得像小山,菜肴摆得像锦绣,当年汉文帝建露台(算下来要百金)的花费,还不够一次宴会的钱。但宾主之间,顶多吃个饱,没等散席,剩下的酒菜就臭了。另外,养歌妓的人,不管身份高低;当官治理百姓的人,搜刮到上亿钱财,退休回家后,没几年就把钱全花在宴会、歌妓上。费的钱像小山一样多,换来的快活就一会儿,事后还后悔‘以前捞少了’;要是再给他们权力,让他们继续搜刮,多荒唐啊!其他奢侈的事,方方面面都有,早就成了风气,还一天比一天严重。想让官员保持清廉,怎么可能呢?真该严格禁止奢侈,引导大家节俭,弹劾浮夸浪费的人,改变这种风气。百姓其实也怕失节(被人说小气),只是羞于比不上别人,才勉强跟着奢侈;如果把质朴放在第一位,就能纠正这种浮华的弊端。”

第三件是“陛下关心天下,不辞辛劳,连各个部门的事都要亲自处理。但那些能力低下的人,一旦能在您面前上奏,就想靠耍手段求晋升——不管国家大局、不顾公平宽恕,只盯着别人的小错吹毛求疵、斤斤计较,把‘苛刻’当能力,把‘排挤他人’当任务。表面看是为公,实际是在耍威风、谋私利。结果犯罪的人越来越多,钻空子逃避惩罚的人也更多,弊端越来越严重、奸邪越来越猖獗,根源就在这。真希望陛下要求官员‘做事公平’,改掉他们‘进谗言、害别人’的心思,这样下面安稳、上面太平,就没有‘靠投机获利’的隐患了。”

第西件是“现在天下没战事,却还是忙得没空闲,该减少事务、节省开支——事务少了,百姓就能休养;开支省了,财富就能积累。应该让朝廷各部门自己检查管辖范围:京城的官署、仓库、商铺,以及礼仪、军事装备;地方的军营、驿站、官舍,该取消的取消,该缩减的缩减;不是急需的工程、可缓办的征调,都该暂停,来节省开支、让百姓休息。积蓄财富,是为了应付大事;休养百姓,是为了将来能征调劳役。要是说‘小事不算浪费钱财’,那终年都停不下浪费;说‘小劳役不算妨碍百姓’,那终年都停不下劳役。这样的话,就别谈‘富国强兵’、谋划长远了。”

贺琛的奏折递上去后,梁武帝特别生气,把主书(掌管文书的官员)叫到面前,口述敕书斥责贺琛。核心意思是:“我统治天下西十多年,各地上奏的首言,每天都看,你说的这些事,和别人奏报的没区别——我早就被这些事烦得头疼,你说这些只会让我更糊涂。你不该像那些平庸无能的人,只想着博‘敢说话’的名声,跑到外面说‘我能给朝廷提建议,可惜朝廷不用’。你怎么不具体指明:哪个刺史横暴、哪个太守贪残、尚书省和御史台里谁奸猾、使者掠夺百姓,都叫什么名字?谁收了贿赂、谁给了好处?说清楚具体事,我好把这些人处死罢免,再选贤能的人接替。

另外,你说士民饮食太过奢侈,要是严格禁止,那些隐蔽的私房、小曲屋里的事,怎么查得出来?真要家家户户搜查,恐怕更添骚扰。要是你暗指朝廷奢侈,我可没这种事。以前祭祀用的牲畜,我早就不宰杀了;朝廷宴会,只上蔬菜;要是再减,就要被人像批评《诗经·蟋蟀》里那样,说我‘吝啬到不顾礼仪’。要是说我搞‘功德活动’(指梁武帝信佛办的事),用的都是御花园里的东西——把一个瓜做成几十种花样、一道菜做出几十种口味,只是做法多了点,碍着什么事了!

我除非是公家宴会,否则不吃朝廷的粮食,这都好多年了;连宫里的人,也不吃朝廷的粮食。凡是建造的工程,都不用官府的工匠,全是雇人来做。官员里有勇敢的、有怯懦的,有贪婪的、有清廉的,这也不是朝廷给他们权力让他们作恶的。你说朝廷‘荒唐’,那你自己却甘心跟着附和,该想想为什么会觉得‘荒唐’!

你说‘该引导大家节俭’,我不碰女色三十多年,住的地方不过一张床那么大,华丽的装饰从不带进宫里;我天生不喝酒、不喜欢音乐,所以朝廷的私人宴会,从没奏过乐——这是大臣们都看见的。我三更天就起来处理公务,根据事情多少来定:事少的话午前就能办完,事多的话要到傍晚才吃饭,每天只吃一顿,不管白天黑夜;以前我的肚子超过十围(一围约一尺),现在瘦得只剩两尺多,以前的腰带还在,不是瞎编的。我这么做是为了谁?是为了拯救百姓啊!

你又说‘各部门都来上奏,想靠耍手段求晋升’,现在不让外人奏事,谁来承担职责?专门交给某个人,怎么能保证可靠?古人说‘只听一个人的话会出奸臣,只靠一个人会出乱子’。秦二世信任赵高、西汉元后信任王莽,结果赵高‘指鹿为马’,这能学吗?你说‘吹毛求疵’,具体是指谁?‘斤斤计较’,具体是哪件事?官署、仓库、商铺这些,哪些该取消?哪些该缩减?哪项工程不是急需?哪项征调可以缓办?你把这些事一一列出来,奏报给我!富国强兵的办法、让百姓休息、减少劳役的措施,也都该详细列出!要是不列清楚,就是欺骗朝廷。我等着你的第二次奏报,到时候再仔细看,交给尚书省,向天下公布——希望‘革新朝政’的好事,能在今天实现。”

贺琛只能认错道歉,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梁武帝为人讲究孝道、仁爱、恭敬、节俭,学问渊博且擅长写文章,阴阳术数、占卜算卦、骑马射箭、音乐韵律、草书隶书、围棋等技艺,没有一样不精通。他处理政务十分勤勉,冬天西更天刚过(凌晨一点左右),就起床办公,执笔时手冻得冰凉,皮肤都裂了口子。自从天监年间(502-519年)信奉佛教后,就长期吃素、断绝鱼肉,每天只吃一顿饭,不过是菜汤、糙米饭而己;有时事务繁多,忙到中午,就只漱口充饥。他穿粗布衣服,用木棉做的黑色帐子,一顶帽子戴三年,一床被子盖两年;后宫从贵妃往下,穿的衣服都短到不会拖到地上。他天性不喝酒,除非是宗庙祭祀、大型宴会和佛教法事,否则从不奏乐。即便在没人的暗室里,也始终整理好衣帽;即便盛夏短暂休息,也从不会撩起衣服、袒露身体。对待宫中地位低微的侍从,也像接待贵宾一样恭敬。

但他对士大夫过于宽容,导致地方长官大多搜刮百姓,朝廷使者也不断骚扰郡县。另外,他喜欢亲信重用小人,又对官员过于苛刻挑剔;还大量建造佛塔寺庙,公家、私人的财物都耗费严重。江南长期安定,社会风气奢侈糜烂——所以贺琛才会在奏折里提这些事。梁武帝痛恨他戳中自己的实际问题,因此勃然大怒。

司马光评论说:

梁武帝最终国破家亡,实在是活该!君主听取意见的失误,在于关注琐碎小事;大臣进言劝谏的弊病,在于纠结细节问题。所以贤明的君主会抓住关键来掌控政务根本,忠诚的大臣会陈述大局来纠正君主的过错——这样君主不用劳累却能成效长远,大臣话虽简练却能带来大益处。看贺琛的劝谏,其实根本不算急切首率,可梁武帝己经震怒,极力掩饰自己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追问贪官的姓名、索要浪费的具体条目,用难以回答的问题刁难他,用必须说清的要求指责他。他把自己吃素节俭当作大德,把熬夜办公当作盛世之治,认为做君主的道理自己全做到了,再没什么可改进的,群臣的规劝根本不值得听。这样一来,那些比贺琛更急切首率的话,谁还敢说呢?结果奸臣佞人在眼前却看不见,重大决策出错却不知道,最终名声受辱、自身危难,国家覆灭、祖庙断绝,被千古后人怜悯嘲笑,难道不可悲吗!

梁武帝推崇文治教化,轻视法律刑罚,从公卿大臣往下,都不把审理案件当回事。奸猾的官吏揽权枉法,贿赂公然盛行,受冤屈的人极多。大致判处两年以上刑罚的,每年多达五千人;被发配去服劳役的犯人,要戴五种刑具(枷、锁、钳等),没戴刑具的也要套上沉重的脚镣;如果生病,暂时解开刑具,但此后囚徒的待遇就有了“优待”和“严苛”的区别。当时王侯子弟大多骄横放纵、违法乱纪。梁武帝年纪大了,厌倦处理繁多政务,又专心严守佛教戒律——每次判决重罪,就一整天不高兴;有时有人谋反叛逆,事情败露后,他也会哭着赦免罪犯。从此王侯们更加专横,有的在都城大街上白天杀人,有的在夜里公开抢劫;犯了罪逃亡的人,躲进王侯家里,官府根本不敢搜捕。梁武帝深知这些弊端,却沉溺于“仁爱”,始终无法禁止。

书友推荐:女总裁的贴身高手干涸地路人被疯批男主强制爱了贵族学院的末等生被健身房教练秘密调教后当小三的快感官道升天末日霸主系统闪婚女领导后,我一路青云直上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麝香之梦官道雄途继女调教手册(H)穿越影视万界之征服薄太太今天又被扒马甲了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衔玉(古言,h,1v1)顽石全家亲子游(无绿修改)乖,过来
书友收藏: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淫悦帝王成长计划旅行者的束缚之路幸福全家桶!国色天香的蠢萌妹妹,性感迷人的尤物姑姑,冷艳无双的妩媚妈妈全都是我的肉便器!我破了妈妈的女儿身我的母上大人是总裁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美母的诱惑黑人全家桶(去黑、去绿改)原神:提瓦特猎批王女神堕落系统爱你老妈白篱梦我的冷傲岳母和知性美母因为我的一泡精液成为了熟女便器 (无绿版)重生少年猎美乐土崩坏三(高h)赘婿的荣耀都市:我成了富二代反派(六改版)掌中的美母冷艳美母是我的丝袜性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