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青海!孩子的命等不起,调研的事我远程统筹!”
王雪对着李司长说完,抓起背包就往机场跑——背包里还装着老周给的炒白术、小张发的云南数据,以及刚打印好的“高原肺水肿应急方案”。路上,她给赵医生打去电话:“赵哥,全国调研团队就拜托你牵头,张专家懂理论,你带实操,6个省份分两组,内蒙古、新疆南部你负责,西藏、甘肃让张专家带,有拿不准的病例随时视频问我!”
“放心!你先救孩子,调研的事我们盯紧!”赵医生的声音透着可靠,他早从最初的中医质疑者,变成了王雪最信任的搭档。
王雪又给卓玛打视频,画面里,卓玛正用氧气袋给孩子吸氧,孩子的小脸依旧发紫,呼吸像破风箱一样急促:“王老师,孩子己经吸了半小时氧,血氧还是85%,咳的痰里有泡沫……”
“别慌!先把之前的红景天加到4g,黄芪也加1g,煎药时放一片生姜,温肺利水,我2小时后到!”王雪盯着屏幕里孩子的胸廓起伏,“让孩子半坐着,别平躺,减少肺部压力,你现在就去煎药,每一步都跟我视频!”
卓玛立刻照做,镜头对着药锅,王雪在线指导:“水加300ml,大火烧开转小火,红景天和黄芪后下,煮8分钟就行,别煮太久,药效会散!”她还让村医帮忙测孩子的心率:“超过120次分就告诉我,咱们再调整剂量。”
飞机降落在青海玉树机场时,卓玛己经在机场外等,手里攥着刚煎好的药碗,药汤还冒着热气:“孩子心率118次分,喝了半碗药,血氧升到87%,但还是喘。”
王雪接过药碗,跟着卓玛往巴塘村赶。车子在高原公路上飞驰,窗外的雪山在夕阳下泛着金光,可她没心思看——满脑子都是孩子的症状:重症肺水肿,单纯用红景天和黄芪不够,得加能快速利水的药材。“卓玛,村里有没有细辛?要晒干的,1g就行,能温肺化饮,缓解肺水肿。”
“有!去年采的,我这就让村民去拿!”卓玛立刻给村里打电话,语气里满是希望——每次王雪来,都能把“没救”的孩子拉回来。
抵达巴塘村时,天色己经暗了。村卫生室里挤满了村民,三个孩子躺在羊毛毯上,最严重的小男孩达瓦正闭着眼睛,嘴唇发紫,氧气导管插在鼻孔里。王雪立刻扑过去,拿出血氧仪——88%,比卓玛说的高了1%,但还不够。
“细辛来了!”村民捧着一小撮晒干的细辛跑进来,王雪用小秤称出1g,放进剩下的药汤里,搅拌均匀:“细辛有毒性,只能用1g,温服,不能烫!”她亲自给达瓦喂药,勺子刚碰到孩子的嘴唇,达瓦突然咳了起来,痰里的泡沫更多了。
“别急,按肺俞穴!”王雪让卓玛按住孩子的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自己则按膻中穴(两连线中点),“顺时针揉,力度轻一点,让孩子慢慢呼吸。”
两分钟后,达瓦的咳嗽渐渐停了,能小口小口地喝药。王雪松了口气,又给另外两个孩子喂药,同时教村民们做“简易氧疗”:“把氧气袋的流量调小,每分钟1-2升,别开太大,孩子会氧中毒。”
夜里11点,三个孩子的血氧都升到了92%以上,呼吸也平稳了。卓玛煮了锅酥油茶,递给王雪:“王医生,你喝口暖暖身子,这几天辛苦你了。”她还拿出个牛皮本,上面记着每次王雪调整的配方:“我都记下来了,以后村里再遇到这种情况,就按这个来。”
王雪接过酥油茶,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滑进胃里,驱散了高原的寒冷。她看着牛皮本上工整的藏汉双语记录,心里满是感动:“卓玛,你现在比很多基层医生都专业,以后这个村的孩子,就靠你了。”
就在这时,赵医生的视频电话打了过来,背景是内蒙古的草原卫生室:“王老师,内蒙古的孩子感冒多伴‘恶寒、无汗’,是风寒感冒,按你的地域思路,加了2g麻黄,可村医说麻黄不好找,能用当地的‘麻黄草’替代吗?”
王雪让赵医生拍麻黄草的照片:“能!这就是野生麻黄,用量减到1。5g,先煎5分钟去沫,避免心慌,让村医多采点晒干,以后能用。”她还让赵医生记录孩子用药后的出汗情况:“微微出汗就对了,出汗太多要加1g甘草,补津液。”
挂了赵医生的电话,张专家的消息也来了:“西藏的孩子多缺氧,按青海的配方加了红景天,可有的孩子喝了上火,要不要减剂量?”
王雪回复:“减到2。5g,加1g麦冬,滋阴降火,既不影响耐缺氧效果,又能去火,你让村医观察孩子的舌苔,要是还黄,就再加0。5g淡竹叶。”
凌晨一点,王雪终于能歇口气。她靠在卫生室的木板上,翻着全国调研的进度表:赵医生在内蒙古己经处理了8例风寒感冒,张专家在西藏调整了红景天剂量,一切都在有序推进。可就在这时,卓玛突然惊醒:“王医生,达瓦的血氧又降了,89%!”
王雪立刻跳起来,跑到达瓦身边,孩子的呼吸又有点急。她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没发烧,再看孩子的尿量——4小时没尿,是体内水分排不出去,加重了肺水肿。“煮点玉米须水!10g玉米须,煎15分钟,给孩子喝半碗,能利水,还不伤脾胃!”
卓玛立刻去煮,王雪则继续按肺俞穴,边按边说:“以后遇到孩子肺水肿,要记着看尿量,4小时没尿就要加利水的,玉米须、茯苓都能用,村里有的是。”
半小时后,达瓦尿了,血氧重新升到92%。王雪松了口气,在“高原肺水肿方案”上补充:“重症肺水肿需监测尿量,4小时无尿加玉米须10g煎服,或茯苓5g煎服,避免脱水。”
天快亮时,国家卫健委的李司长发来消息:“西藏那曲出现5例儿童流感合并高原反应,张专家一个人忙不过来,需要你去支援;但青海还有2个村落没排查肺水肿隐患,卓玛一个人可能应付不来,你是先去西藏,还是留在青海排查?”
王雪看着身边熟睡的达瓦,又想起张专家在西藏焦急的语气——那曲的孩子更危险,合并高原反应后,死亡率会升高;可青海的2个村落,若不排查,可能还会有孩子得肺水肿。她握着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悬着,迟迟没回复——窗外的雪山己经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开始了,可两个地方的孩子,都在等着她。
【你选决定主角命运!】A。先赴西藏支援张专家,青海排查托卓玛B。留青海排查隐患,西藏支援托赵医生——选A扣1,选B扣2!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