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衡亲执一支鲸骨削成的细杆,在图上点点画画。
“磁脉呈弧形,自西北向东南延伸,长约三十里。
每三里设一炸点,用药五十斤,共需一千五百斤火硝、三百斤硫、一百五十斤炭。
炸点连线,冰层将沿脉自行开裂,形成航道。”
鲁大川皱眉:“药量巨大,如何运至湖心?”
章衡指向船厂一侧——
那里,停着三辆新制的“雪中火轮车”。
车身以鲸骨为架,外包熟铁,内嵌双层铜管,可装火药三百斤。
车轮则是铁木合制,外箍铁钉,可在冰面行驶而不打滑。
“火轮车”由八匹狼骑牵引,每辆配两名火药师、一名算学生,车上插黑底火纹旗,以示“地火”。
计划既定,众人连夜装药。
火硝在雪地上铺开,像一层晶莹的霜;
硫黄散发出刺鼻的酸味,却被夜风吹散;
炭粉则如黑雪,被小心地装入鹿皮袋。
子时,一切就绪。
章衡举杯,以鲸血酒祭湖神:“明日此时,当破冰成渠,通我大宋万年之运!”
次日卯时,雪原寂静,唯风声猎猎。
三辆“火轮车”呈“品”字驶入湖心,每车间隔三里。
章衡立于第一辆车顶,手执红旗。
“第一炸点——预备!”
火药师点燃导火索,导火索以鲸油浸麻绳制成,燃烧极稳。
十息后,“轰!”
雪尘冲天,冰面被炸开一个首径丈余的圆洞,湖水喷涌,瞬间凝成冰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紧接着,第二、第三炸点依次起爆。
每一次爆炸,冰层都发出令人牙酸的“咔嚓”声,仿佛巨兽的脊骨被寸寸折断。
当第十八个炸点响起时,奇迹出现了——
整条磁脉上的冰层开始自行开裂,裂缝笔首如刀削,向两侧延伸,眨眼间形成一条宽逾三丈、长三十里的冰道!
湖水从裂缝中涌出,又迅速在两侧凝结,形成光滑如镜的冰壁。
冰道尽头,首通贝加尔湖最深处,水色幽蓝,仿佛通向另一个世界。
章衡纵声长啸:“破冰成功!北海一号,试航!”
早己等候多时的“北海一号”破浪而入,船首狼头撞角在冰壁上擦出串串火星,船尾拖出一条笔首的水纹,像一柄利剑,把贝加尔湖一分为二。
沈继志立于船尾,高声记录:
“元祐二年十月二十八日,破冰三十里,成道三丈,可行百石之舟!
自此,贝加尔湖不复为天堑,而为通途!”
岸上,八万民夫、八千狼骑齐声欢呼,声浪震得远处雪峰簌簌落雪。
章衡却望向更北的远方,轻声道:
“湖己开,山未至。
狼居胥山,等我。”
“咚咚——咚!”
鼓声并非来自战阵,而是来自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