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继志带算学生百人,持“星盘矩尺”,在坛面测北斗方位,每测一处,便以朱砂画一线。
线成,恰是一幅巨大的北斗七星图,斗柄首指北极,斗口对着南方雪原。
柳青鸾率女匠三十人,以鲸脂熬胶,将一颗颗陨铁星子嵌在斗口七星之位。
星子大如鸡卵,黑中透银,火光一照,竟闪出幽蓝寒芒。
坛心,预留一方“天阙”,阙口一丈见方,深三尺,以汉白玉为底。
章衡亲手将一方铜匣置于阙内。
铜匣内,盛着三样东西:
——一卷《北海万里图》复刻本;
——一枚以狼牙雕成的“狼居胥令”;
——一撮取自贝加尔湖心的湖沙,沙中掺磷火石粉,夜能自光。
铜匣封口,以铁汁浇缝,再覆狼血冰晶。
“百年之后,若有人掘坛,可见今日之心。”
封土既毕,需立火坛与冰坛。
火坛,在坛南十步,以铁囚新炼“百炼钢”为柱,柱高五丈,柱顶置铜盆,盆内盛鲸脂与松炭,火舌昼夜不熄。
冰坛,在坛北十步,以整块湖冰雕琢,冰高三丈,内嵌铜管,管中通雪水,水凝成冰,冰凝成塔,塔顶嵌一枚铜镜,镜背刻“照破胡霜”。
火坛与冰坛之间,以一条“雪火道”相连。
雪火道宽三尺,以雪铺底,以鲸脂画线,线内燃火,火不融雪,雪不灭火,形成一条燃烧的银带。
沈继志记录:
“雪火道者,取阴阳相济之意。
火不融雪,示宋之火德可制北地之寒;
雪不灭火,示宋之土德可载南方之热。
阴阳既济,天地同炉。”
子时,月华如练。
八千狼骑分作八阵,每阵一千,披八种毛色战袍:
白狼阵、青狼阵、黑狼阵、赤狼阵、金狼阵、银狼阵、灰狼阵、花狼阵。
八阵之首,各执一面狼头大旗,旗色与袍同。
鼓声起,八阵如八条巨蟒,沿坛外疾驰。
马蹄踏地,雪尘飞扬,如万朵白莲同时绽放。
驰至第三匝,鼓点骤急,八阵忽然向内一合,化作一个巨大的“回”字,将封坛围在中心。
章衡立于坛顶,披大氅,按剑,朗声誓誓:
“今日封坛,不为祭天,只为立界!
界内——狼居胥山至北海,山河、草场、矿脉、雪原,皆为大宋之土!
界外——千里雪原,万里冰海,凡日月所照,亦当入宋之图!
敢越界者——”
他猛拔尚方剑,剑尖指北:“虽远必诛!”
“虽远必诛——诛——诛——”
八千人齐声怒吼,声浪滚过雪原,震得极远处的雪峰簌簌落雪。
雪崩如白龙,奔腾而下,却在封坛百丈外自行停住,仿佛也被这誓言震慑。
誓师毕,章衡从怀中取出一卷铜简。
铜简长一尺二,宽三寸,厚两分,正面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