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源肃然承诺:“弟子明白,绝不会苛待他们。”
顾正臣指了指蔡源:“最主要的是,你不能贪,更不能屈从于任何勋贵。”
蔡源苦涩摇头:“那可是皇室与勋贵的产业,弟子就是有一百个脑袋也不敢贪。至于勋贵那里,谁来请托问询,一律按规制条例走吧。”
格物学院定下了不少规矩,这些规矩就是方圆。
两厂两企,完全也可以借用。
顾正臣与蔡源商议了一个多时辰,这才粗略敲定了一些纲领。
中午。
蔡源吩咐人做了一桌鱼宴,权当是给顾正臣接风洗尘,这才有了空暇问起:“顾堂长为何会出现在山西?”
蔡氏也被严桑桑拉了来,好奇地打量着传说中的镇国公。
顾正臣品尝着鱼肉,轻声道:“没什么,官员弹劾,我失了征东大将军之职,陛下惩罚我去祁连山养马两年,所以后续两厂两企遇到什么困难,你只能靠自己与其他人的智慧来解决了。”
蔡源难以置信:“去祁连山养马?”
蔡氏震惊。
蔡源看着顾正臣淡然处之的神色,想了想祁连山之地,压低声音:“顾堂长去祁连山养马,养的是哪一匹马,蒙古马,还是西域马?”
顾正臣微微凝眸:“谁知道呢。”
蔡源笑了。
这不是什么惩罚性质、远离权力中心的放逐,而是一次顺势而为的图谋。
镇国公也是,每一次势头起来,他总要借用一下,哪怕是要冲垮他的浪潮,他也要站在潮流前,当一个弄潮儿。
总之,没什么好担忧的。
顾正臣在蔡源府上住了一晚,翌日一早便离开南下,还需要赶去洪洞过年。
蔡源送出顾正臣十余里,这才返回朔州,却见仆人蔡康急匆匆地迎上前,送上了一本书,言道:“就在刚刚,掌柜派人加急送来了一本书。”
“书,什么书值得他加急送,浪费人力。”蔡源漫不经心地接过,打开一看,一双眼瞪得老大:“这,这是??”
马蹄过宁武关,经阳曲、太原而不入,到清源时停了下来。
罗贯中对突然出现的顾正臣惊得几是无法言语,拉着顾正臣有许多话说,尤其是《水浒传》初稿送宫里好几年了也不见允许刊印发行,该不会是,皇帝不允许吧?
顾正臣自然知道罗贯中最急什么,但这事??急也没用。
《水浒传》确实是一本好书,可问题是落到朱元璋那里,他怎么想……
这书里人物被逼迫一下,那就落草为寇,找个山头就成为好汉了,朝廷算什么?
万一有人看了这书,受点委屈就吆喝着要弄一百单八将,地方治理岂不是困难重重,这书,毕竟有着极强的反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