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顾正臣的智慧与能力,还有那神秘的马克思至宝,他想要权,他这十四年里,应该至少有十年坐在金陵。
可回望过去,顾正臣向南,抵达过旧港、澳洲,向东去过美洲,向北抵达过大草原,到了和林,如今又是向西,要去的是祁连山大马营!
十余年里,他在这金陵的时间少之又少,每次回金陵,还必伴随风波。
不是什么天变恶煞的蒸汽机,就是顾正臣挫骨扬灰官员的风波,还有他带着一堆笏板,在朝堂之上单挑群臣,这才东征被调回,又是被人弹劾……
他从来没有想过缓和与文官之间的关系,也从来没有仗着自己是格物学院堂长的身份,与文官多多走动。
以前,杨靖不理解顾正臣,可自从看了《马克思至宝全录》之后,杨靖悟了。
顾正臣奔波劳累的一生,不是为了他自己位极人臣,享受荣华富贵,而是为了这大明,为了强行将大明这艘船,转舵朝着马克思的未来世界而去。
而这个转舵的过程,极其辛苦,需要他付出无数的力量与汗水。
所以,他一直在外,一直在奔波。
可官员呢!
一直在弹劾,一直看他不惯,一直要借消除“权臣”的理由,想扬名,想实现他们自以为是的伟大目的,将一根根绳子套在了顾正臣的脖子上,呲着牙,咧着嘴,吆喝着,向后拽!
杨靖默然,内心想着:“镇国公,格物学院出来的人,虽不会结党营私,但不能失了良知,眼见他们下刀子而毫无动作!李端被说服了,那其他文官,也未必不能被影响。”
至少,少点绊脚石吧。
户部主事王克走了过来,将一份文书递给杨靖:“征东大军即将班师,然其中八万留守三岛,五军都督府开始筹备军士家眷的迁移之事,然三岛之上的物资供应,还需户部支给,至少持续至明年夏收之后。”
杨靖看过文书,眯着眼问:“留守八万,这么多人留下来,看鬼呢?”
王克也不理解。
三岛之上有没有倭人这不好说,但铁定没有成批的军队了。
毕竟蓝玉这个疯子,为了追击镰仓公方的军队,硬生生在深山老林里钻了一个月,最终是一个都没放过,全给砍了,其他人也差不多,下手毫不留情。
人口几乎绝迹,倭军武士神马的基本不存在了。
留下一两万人就够了,何必留八万军,汤和这个决定,令人匪夷。
杨靖捏着文书:“这都开春了,信国公为何还要十万套棉衣?那三座岛的冬日,有这么寒冷吗?”
王克不知,自己也没去过啊。
杨靖总觉得有些古怪,不合时宜的棉衣,不合适的驻留兵力,但征东大军的事不是小事,耽误了,那可就是几万人的生死事,大意不得。
入宫。
杨靖进入武英殿,看到了李文忠、邓愈、徐达与耿炳文,这四位??竟都来了。
朱元璋对行礼后的杨靖道:“征东大军为了重建三岛,杜绝三岛成为海贼窝点,暂且留兵八万,这事,户部该支给的,不必犹豫,照文书批复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