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屡遭兵燹!我等也曾向西域都护府求救。”
“然……………然那位长史大人却言,都护府之责……………”
“仅在护卫商道畅通,保商旅平安。”
“至于西域各国之间之争端,乃属各国内政。”
“天朝。。。。。。不予干涉!”
“竟坐视我都善、疏勒、焉耆等国备受欺凌,求救无门!”
“我等国王实在是走投无路,才。。。。。。。才不得不献上王子。”
“恳求天朝皇帝陛下,发天兵以救小国于水火啊!”
疏勒与焉耆使者也连忙跪倒,附和哀求,声泪俱下。
刘理听着,眉头渐渐紧。
?他柔声安抚众人道:
“诸位使者请起,此事孤已知晓。”
“尔等既诚心归附,天朝断无坐视藩属受欺凌之理。”
“且先在馆驿安心住下,待孤禀明陛下与内阁,必有处置。”
将使者们安顿好后,刘理心中已有了计较。
此事关乎西域稳定和天朝威信,非同小可。
他立刻带着陈泰、诸葛恪前往皇宫。
欲求见父皇刘备,陈明利害。
然而,
行至刘备寝宫之外时,却被当值的黄门侍郎恭敬而坚决地拦住:
“。。。。。。三皇子殿下请留步。”
“陛下龙体尚未康复,太医嘱咐需绝对静养,今日不见任何人。”
“若有要事,还请殿下移步内阁,与诸位阁老商议。”
看着紧闭的宫门和侍卫们肃穆的表情,刘理心中一阵黯然。
知道父皇病情恐怕比外界传闻的更为沉重。
他只得转身,前往内阁所在的正事堂。
听闻刘理带来的消息,内阁首相诸葛亮不敢怠慢。
立刻召集了在京的主要阁臣举行会议。
除了诸葛亮本人,还有徐庶、庞统、刘晔等重臣。
会议上,意见很快分成了两派。
徐庶首先发言,他性格沉稳,虚事长远:
“启禀殿下,诸位同僚。”
“依庶之见,西域之事,当遵循李相爷既定之策。”
“我朝重设西域都护府,首要之务,乃保障丝绸之路之畅通。”
“使商旅往来无阻,货殖流通。”
“以充实国库,惠及黎民。”
“若贸然介入西域诸国内部纷争,则如同陷入泥沼。”
“兵连结,恐难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