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汉武帝通西域,虽扬威万里,然耗费巨大。”
“海内虚耗,前车之鉴不远。”
“如今国家初定,百废待兴。”
“正当与民休息,积累国力。”
“实不宜在西域这等偏远之地,空耗钱粮人力。”
徐庶是坚定不移地奉行李翊定下的国策的。
李翊里设西域都护府的目的,本意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
通过开通对外商路,对外贸易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如果出兵干涉他国内政,不仅会破坏商路。
还会损害西域都护府的设立的初衷。
李翊的观点有点像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
我只想做生意挣钱,不到迫不得已是不想跟你动刀子的。
因为李翊始终坚信,
单论做生意,全世界是没有人能做赢中国人的。
只要让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那就远远胜过通过刀兵武力来奴役他国要强得多。
这也符合《孙子兵法》里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念。
徐庶在朝中是坚定的李派,自然反对任何会动摇李翊政策的决策。
但这个观点,却立刻遭到了庞统的反驳。
他性情激昂,善于奇谋:
“。。。。。。元直兄此言差矣!”
“西域诸国,何以纷纷遣使来朝?”
“正因其国小力弱,需仰仗天朝鼻息!”
“若坐视龟兹坐大,一统西域。”
“其羽翼丰满之后,岂会再听从洛阳号令?”
“届时,恐非但商路难保,更可能养虎为患。”
“使其成为我西部边陲之心腹大患!”
“天朝威信,在于能护佑藩属。”
“若见死不救,则诸国离心,丝绸之路亦成空中楼阁!”
“当以雷霆之势,震?不臣。”
“如此,方可保西域长久安宁!”
刘晔则持较为折中的看法:
“士元之言,虽有道理。”
“然动兵之事,关乎国本。
“西域遥远,补给困难。
“气候恶劣,大军远征,胜败难料。”
“纵使得胜,亦难长期驻守。”
“当年汉宣帝设西域都护,盛极一时。”
“然数代之后,亦因国力衰退、羌胡扰乱而无力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