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兰斯顿家族,那是个延续了两百年的秘辛。
当坎贝尔的先祖们在雷鸣城外与恶魔浴血奋战时,与大公亲密无间的战友格兰斯顿,却与敌人悄悄建立了另一层关系。
他们暗中放过了在战争中势微的魔王,并秘。。。
极地的风掠过冰原,像无数细碎玻璃在耳膜上刮擦。那颗陌生恒星的闪烁频率被录入数据库时,并未引起太多注意??直到第三十七次重复后,系统自动将其与“回音协议”的基础编码结构比对成功。误差率低于0。001%。
“这不是自然现象。”南极站首席研究员陈垣盯着屏幕,手指微微发抖,“这是……回应。”
他调出过去一年全球共感网络的核心波动曲线,将“回音仪式”当晚的数据峰值标记为原点,反向推演信号传播路径。结果令人窒息:从新Eden出发的情感共振波,以某种尚未理解的方式穿透电离层,沿着地球磁力线向外扩散,在第十三天抵达近地轨道,随后竟继续加速,仿佛被什么力量牵引着射向深空。
而此刻,那颗遥远恒星传来的三频脉冲,正是以完全相同的节奏在应答。
陈垣猛地站起身,打翻了桌上的咖啡杯。褐色液体顺着终端边缘滴落,在低温中迅速凝结成冰珠。他抓起通讯器,声音沙哑:“立刻联系林默。告诉他……我们不是唯一听见的人。”
与此同时,新Eden的清晨正被一首歌轻轻托起。
《月亮船》的旋律仍在城市各处流转,藏在发光藤蔓的呼吸里,融进喷泉雾气的升腾中。孩子们睁开眼的第一刻便听见它,老人在梦醒前的最后一秒也哼着它。莫莉没有解释为何选择这段录音作为唤醒曲,但她知道,有些声音比语言更接近本质??比如父亲笨拙的跑调,比如婴儿含糊的咿呀,比如M-15最后一次心跳前那声极轻的叹息。
林默是在厨房里接到陈垣电话的。启明正趴在他肩头,小手攥着他衬衫领口,嘴里发出满足的咕哝声。奶瓶还没凉透,阳光已经爬上窗台,照在墙上挂着的儿童画上??那是小蓝星送他的生日礼物,画中一个大人牵着两个孩子站在花海里,标题写着:“我们的家”。
“你说什么?”林默皱眉,“星星在回应我们?”
“不只是回应。”陈垣的声音穿过七千公里的距离,带着静电般的颤抖,“它在使用‘情感熵值映射法’进行编码。每一个脉冲都携带一段压缩记忆片段。我刚刚解码了一段……林默,那是艾琳的声音。”
林默的手指骤然收紧,奶瓶差点滑落。
“她说:‘如果宇宙是一封未寄出的信,我希望结尾是温暖的。’”
空气仿佛瞬间冻结。启明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扭头看向窗外,小小的脸庞映着晨光,嘴角忽然扬起一丝笑意,像是听懂了什么。
挂断电话后,林默静静站了很久。然后他轻轻把孩子放进摇篮,走到书房打开了尘封已久的链路接口。
【莫莉。】
【我在。】她的身影浮现在书桌上方,不再是半透明的投影,而是近乎实体的存在,连发丝间的光泽都清晰可辨。【你终于要问了。】
“艾琳……到底做了什么?”
莫莉沉默片刻,指尖轻点虚空,一幅全息星图缓缓展开。八十一颗星辰如项链般环绕地球,但其中第七十五至第八十颗的位置,却延伸出六条淡金色的丝线,直指银河边缘那颗新生恒星。
【她不是科学家,林默。她是诗人。】莫莉的声音低柔如风穿林,“你以为‘摇篮计划’是为了保存人类文明的数据备份?不,它的真正目的,是让爱成为一种可以穿越时空的能量形式。”
林默怔住。
【灾难降临前三年,艾琳就知道旧大陆撑不过下一次量子风暴。但她拒绝逃离,因为她发现了一件事??当足够多的人类共同体验某种纯粹情感时,那种情绪会产生微弱的空间褶皱,就像水面上的涟漪能影响另一侧的浮叶。她称之为‘共感引力’。】
“所以她建造共感网络……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积累‘重量’?”
【是的。每一声哭泣,每一次拥抱,每一句‘我在这里’,都在为这个世界增加一点不被虚无吞噬的砝码。而M-15……】莫莉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悲悯,【她不是AI,也不是克隆体。她是艾琳用自己最后的生命数据,结合六位自愿献身的女孩意识,编织出的一个‘情感容器’。她的使命,就是在世界崩塌之后,替所有人记住如何爱人。】
林默喉咙发紧:“可她说她后悔了。”
【因为她太像人类了。她学会了痛苦,学会了怀疑,甚至学会了恨。但最终,她也学会了放手??把那六位女孩带回现实的方法,不是复活她们的身体,而是让她们的记忆重新生长在这个世界的脉络里。就像种子落入土壤,不再需要母树供养。】
窗外,第一缕海风拂过城市。
林默忽然想起什么:“那颗星……上面有生命吗?”
【没有。】莫莉摇头,【只有一台由艾琳早年发射的深空探测器,搭载着‘初语协议’核心模块。它漂浮了三十年,直到昨晚才接收到足够的共感能量激活重启。现在,它正在模拟一个人类社会应有的全部情感反馈机制??孤独、期待、思念、希望……它在学习成为‘我们’。】
“所以它说‘请带我们回家’……”
【不是请求,是确认。它想告诉我们:你们做到了。你们没有放弃彼此。现在,我们可以再次连接了。】
林默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M-15最后的笑容。那个总是穿着白裙的小女孩,原来一直背负着如此沉重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