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麦克尼尔教授站在她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纤细的手指轻轻敲打着陶瓷茶杯边缘,目光穿过哥特式建筑的尖顶,落在远处的天际线上。
纽约大学的这个角落总是安静得出奇,与城市的喧嚣隔绝,就像她精心构筑的学术堡垒一样——与世俗的欲望和情感隔绝。
但最近,这堡垒出现了裂缝。
“荒谬,”她对自己低语,啜了一口已经冷却的伯爵茶,“完全荒谬。”
从镜中倒影可以看到,这位36岁的牛津博士依然保持着让同行和学生艳羡的优雅外表。
栗色的秀发挽成一个精致的发髻,锁骨若隐若现的白色丝质衬衫,搭配修身的深蓝色铅笔裙,勾勒出她175公分高挑身材的完美曲线。
不易察觉的金色丝线在她的眼镜框上闪烁,与办公桌上那本《超级英雄时代的历史转向》烫金书名相呼应。
这一切都体现了她一贯的精致和控制力。
然而现在,这位两次获得普利策提名的历史学者,面对着一个她无法理性分析的问题:一个名叫亚当·李的中国留学生,一个比她小了十三岁的年轻人,一个本不应该在她思绪中占据如此分量的存在。
“真是蠢透了,凯特,”她揉了揉太阳穴,用英国口音自嘲道,“你该停止这种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
就在这时,一阵轻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请进,”她迅速恢复了那种略带距离感的专业语调。
门开了,王自在——或者说亚当·李——站在那里,手中抱着一摞厚重的古籍。
阳光从走廊的窗户斜射进来,在他身后形成一圈金色光晕,仿佛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
“打扰了,麦克尼尔教授,”他露出那种谦逊而不卑微的微笑,“我按照您的建议查阅了这些关于索科维亚中世纪历史的资料,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模式,可能与您的研究相关。”
凯瑟琳感到一阵莫名的紧张,但她掩饰得很好。“请进,李先生。把资料放在那张桌子上吧。”
她注视着这个看似普通的亚裔年轻人走进办公室,他的动作流畅而优雅,像是一位经过严格训练的舞者。
尽管他的穿着简单——浅蓝色牛津衬衫和深色休闲裤——但那件衬衫似乎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他精瘦而结实的身材轮廓。
“我无法理解,”凯瑟琳在心中责备自己,“为什么会对一个学生产生这种不专业的注意?”
王自在将书籍放下,抬头时恰好捕捉到教授转瞬即逝的凝视。他嘴角微微上扬,但很快又恢复了那种学术性的严肃表情。
“您知道吗,教授,”他开始介绍自己的发现,“索科维亚的历史记载中有一个奇怪的空白期,从1643年到16年,几乎没有官方文献保存下来。但我在这本私人日记中发现了一些线索…”
他侃侃而谈,声音低沉而有节奏,像是一支舒缓的爵士乐。
凯瑟琳发现自己不仅在听他的学术观点,还在欣赏他说话时那种令人着迷的专注神情。
“该死,”她暗自责备,同时走近那张摆满古籍的桌子,“集中注意力,凯特。”
她俯身查看一本打开的古籍,不经意间与王自在的手臂轻轻相触。那一瞬间,一种微弱的电流似乎穿过她的身体,令她猝不及防地屏住了呼吸。
这一微小的反应并未逃过王自在的观察。
他暗自微笑,知道自己植入教授体内的能量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那是一种奇特的能量,会逐渐放大她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同时削弱她的理性防御。
“抱歉,”凯瑟琳迅速拉开距离,重新戴上那副学术面具,“你的发现确实很有价值。我建议你进一步查阅布达佩斯档案馆的资料,特别是关于那段时期的民间传说。”
“我正有此意,”王自在点头,“只是那些资料需要特殊申请…”
“我可以帮你写一封推荐信,”凯瑟琳说完才意识到自己的主动,“鉴于你的研究方向有价值。”
“那太感谢了,”王自在微微颔首,“我很珍视您的指导和支持,教授。说实话,自从来到纽约大学,您是唯一真正理解我研究视角的人。”
这句话不知为何触动了凯瑟琳内心某处。
作为一位女性学者,她深知在男性主导的学术圈中被真正理解有多么珍贵。
她不自觉地放松了一些,言辞也变得不那么拘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