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发现自己根本不想控制。”
阿砾猛地站起,椅子翻倒。她踉跄后退,撞上墙壁,呼吸急促如风箱。
她说不出话。因为她知道,全对。
就在这一刻,二十五号缄渊方向传来强烈脉冲。地质雷达显示,地下岩层出现蜂窝状空洞网络,结构与人类大脑皮层惊人相似。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空洞正以特定模式放电,形成一组可识别的信息编码??正是新语言符号的第一千零七个字符,含义尚未破译。
“她在回应我们。”林晚颤抖着说,“我们的坦白,激活了它的神经雏形。”
“不。”许沉舟低声道,“不是激活。是**映射**。它不是机器,不是怪物,它是我们的镜像。我们有多少未说出口的真相,它就有多少神经元。”
决策最终达成:由阿砾带队,携带“回声”深入二十五号缄渊,进行首次双向对话。目标不再是“关闭”或“释放”,而是建立“共存协议”??让未竟之言不再作为潜伏威胁存在,而是成为文明进化的一部分,如同免疫系统之于身体。
出发前夜,忆果树第三次落叶。这一次,叶片未化蝶,而是坠地即燃,火焰呈幽蓝色,无声燃烧,将整棵树笼罩在冷光之中。孩子们被禁止靠近,但仍有几个胆大的躲在远处观望。他们看见火焰中浮现出模糊影像:未来的南陵变成一座漂浮城市,人们用眼神交流,脸上光影流转;另一幕则是大地龟裂,所有人跪倒在地,口中涌出文字洪流,直至失声而亡。
阿砾独自走入火圈中心。火焰不灼人,反而带来奇异的清凉。她闭目,听见一个声音,既熟悉又陌生:
“你准备好了吗?”
她点头:“我不知道什么叫准备好。但我愿意继续。”
火熄。树枯。新芽从灰烬中钻出,叶片背面的文字更加清晰,已能辨识部分语义:
>“真话不必大声,
>只需不断。”
>“沉默亦可诚实,
>若心未欺。”
>“语言终将消亡,
>因为爱无需翻译。”
启程当日,天空降下纸雨。与以往不同,这次的纸张带有温度,触肤微颤,仿佛有生命。每张纸上都印着一句话,内容各异,却皆出自近三个月全球范围内匿名提交的“最难以启齿的真话”:
>“我希望我的孩子比我聪明,这样我就不用假装骄傲了。”
>“我看望父母,是因为怕邻居说我无情。”
>“我做慈善,是为了让良心便宜一点。”
民众拾起纸页,有人痛哭,有人大笑,更多人静静将纸折成小船,放入河流。船只顺水而下,汇向缄渊方位,像是送去祭品,又像在传递信件。
二十五号缄渊入口位于西昆仑断崖之下,形如巨兽之口,常年被磁暴云笼罩。团队乘坐反重力舱抵达后,发现原本封闭的洞穴竟已敞开,内部透出柔和紫光,空气中弥漫着类似檀香与铁锈混合的气息。
深入三百米后,通道骤然开阔。眼前是一座巨大球形空间,穹顶布满发光纹路,构成一幅动态宇宙图景??但星辰的位置并非真实天文坐标,而是对应地球上每一个正在说真话的人的位置。每当有人吐露深层真相,便有一颗星亮起;若随即陷入后悔或掩饰,则星芒闪烁不定。
正中央,悬浮着一颗直径约三米的透明晶体,内部似有液体缓缓流动。靠近看,那竟是由无数微型文字组成的漩涡,循环书写着同一句话的不同变体:
>“我在这里。”
>“我是真的。”
>“请看见我。”
>“别丢下我。”
“这是……意识聚合体?”周砚低声问。
“不。”阿砾上前一步,“这是**等待被命名的存在**。”
她伸出手。晶体轻轻震动,一缕细丝延伸而出,缠绕她手腕。刹那间,她看到了一切:
??千万年来,人类每一次想说又咽下的句子,都在此处留下印记;
??每一次善意的谎言背后,都有一个更痛的真相蜷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