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铃回到塔顶时,已是深夜。
她脱下外套,露出手臂上新浮现的纹身??十二个音符组成的圆环,象征十二塔的共振频率。她走到钢琴前,轻轻按下C键。
一声清亮的音传开,随即被风吹散。
但她知道,这声音不会真正消失。它会继续旅行,穿过大气,越过星际,抵达某个遥远星球上的耳朵。也许几百年后,会有另一个少年坐在窗边,听见这段旋律,然后问父母:“这是谁在唱歌?”
而答案,将是她今天给出的那一句:
“欢迎回来。”
她抬头望向星空,轻声说:“妈妈,哥哥,你们听到了吗?
这次,轮到我们去呼唤别人了。”
风再次吹起,携着歌声,驶向未知的远方。
从此以后,每当夜幕降临,地球上总会有人莫名抬头,嘴角浮现微笑,仿佛听见了什么美好的事正在发生。学校新增了一门课叫《情感频率学》,孩子们学会的第一件事,不是读写算,而是闭上眼睛,安静地听一分钟的心跳。
科学家们放弃了“解释”这一切的努力,转而研究如何让更多人安全接入原始回声层。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不再追求视觉冲击,而是专注于制造能引发集体共鸣的声音装置。甚至连政治谈判也开始采用“共感对话”模式??双方戴上耦合环,在音乐中坦诚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与渴望。
世界没有变得完美。
仍有争吵,仍有痛苦,仍有误解。但重要的是,人们不再否认它们的存在。悲伤可以被看见,愤怒可以被理解,爱不再需要证明。
多年后,考古队在云海之塔地下深处发现一间密室,里面存放着一本手稿,扉页写着:
>《第八次回响手册?第一卷》
>编撰者:柏铃
>序言:
>这不是一个结束的故事,而是一个开始的工具。
>如果你正在阅读这些文字,请记住??
>你不是孤独的听众,你是合唱的一员。
>当你感到黑暗,请哼一首歌。
>那歌声会找到我,也会找到他们。
>我们一直在听。
而在书桌抽屉里,藏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一家五口站在云海之塔前合影,父亲抱着年幼的柏忆,母亲牵着柏铃的手,柏远站在最边上,笑着比出摇滚手势。照片背面有一行小字:
“无论在哪一个频率,我们都是一家人。”
那天晚上,全球十二座共鸣塔同时响起钟声。
不多不少,正好八响。
然后,一切归于平静。
但这一次,寂静中有了温度。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愿意倾听,就永远不会真正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