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摇头:“这般说法,迟早惹祸。”
话音未落,宫人来报:“启禀太子,魏国公求见。”
朱标整衣迎出,只见余宏面色凝重而来。
“岳父,何事如此急迫?”
余宏低声道:“方才收到密报,云南土司段世暗中勾结麓川叛军,意图反叛。陛下已下令常茂率军五千前往镇压,但……”他顿了顿,“据线报,段世已向缅甸借兵三千,且购得大量火器。”
朱标心头一紧:“火器?哪来的?”
“极可能是通过海路,由西洋商人走私。”余宏沉声道,“更可怕的是,有人在背后操纵这一切??极可能是蒙元残余势力,意图牵制我大明南疆兵力,为北元东山再起创造机会。”
朱标深吸一口气:“必须阻止他们。”
余宏点头:“所以我来找你。你父亲虽不管政事,但他在军中威望极高,若能让他出面协调各部,或可提前布局。”
朱标思索片刻,毅然道:“我去请舅舅帮忙。”
当夜,马寻接到消息,立即召集群臣议事。李景隆带来最新情报:一艘疑似葡萄牙商船近日停泊于泉州港,船上载有大批硝石、硫磺及青铜炮管。
“西洋人开始插手东亚事务了。”马寻冷冷道,“不能再等了。”
他提笔写下三道命令:一、命水师封锁沿海,严查可疑船只;二、派锦衣卫潜入云南,搜集段世通敌证据;三、启动“金山计划”,三个月内完成首支探海船队组建。
李景隆看着那封密令,颤声问道:“真要现在就开始?”
马寻目光如炬:“时不我待。若等西洋列强抢先占据美洲,百年之后,我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就在此时,门外侍卫急报:“报!燕王殿下深夜求见!”
马寻与李景隆对视一眼,均看出对方眼中的警惕。
朱棣步入厅堂,一身黑袍,神情肃穆。
“舅父,”他拱手行礼,“我知道你在筹划远航。我想加入。”
马寻冷笑:“你不是忙着争宠夺嫡吗?何时关心起海事来了?”
朱棣正色道:“正因为我要争夺天下,才更要掌握未来。若大明能控海外之利,谁还能与我争锋?”
马寻盯着他良久,忽然笑了:“好!既然你想赌,那我就带你一起疯!”
四更天,马寻登上钟山观星台,仰望苍穹。北斗璀璨,银河横亘。
他喃喃自语:“爹,儿子终于要走出您画下的第一步了……”
风起云涌,大明的命运之轮,正悄然转动。
而在遥远的欧洲,教皇诏书刚刚颁布,宣布成立“异端裁判所”,全面清剿所谓“邪说”。一名年轻修士颤抖着烧毁了一本手稿,封面写着《地圆说初探》。
同一时刻,太平洋上某座无人岛上,一群皮肤黝黑的原住民正围着篝火跳舞,祭拜一艘搁浅的古代木船残骸,船身上依稀可见“殷”字铭文。
历史的经纬,在这一刻悄然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