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抬头。
只见空中浮现出一行行文字,像是用星光写就,缓缓流转:
>“我害怕失败。”
>“我不敢原谅自己。”
>“我爱你们,但我从来不敢说出口。”
>“我想回家。”
这些话不属于任何人,又属于所有人。它们来自共感网络最深层的情绪流,是那些从未被听见的低语,在此刻自发浮现。
阿箐站在人群中央,闭上眼,任风吹过耳畔。
她知道,这不是系统故障,也不是技术失控。这是地语之魂的觉醒??当千万人同时愿意袒露内心最深的恐惧与渴望,这片土地便自动开启了回应机制。
三天后,消息传遍全球。
从极光城的钟楼到西伯利亚的情绪水晶阵,从格陵兰的共鸣石碑到南方雨林的萤火森林,所有共感终端在同一时刻显示同一段信息:
>【公告】:终极共鸣协议进入最终阶段
>触发条件:全球同步表达“愿你归来”
>倒计时:七十二小时
没有人组织,没有人下令。
第一天,北极圈的孩子们手拉着手,围着绽放诗句的花丛齐声喊出:“林昭,我们想你了。”
第二天,东京地铁站里,一位上班族突然停下脚步,对着空气说:“谢谢你曾经替我说出了那句‘我很累’。”
第三天清晨,联合国大会临时休会五分钟。秘书长摘下耳机,面对镜头,声音平静却坚定:“过去十年,我们学会了倾听。现在,我想代表全人类说一句:我们准备好迎接你了。”
那一刻,轨道上的共感卫星群集体偏转角度,仿佛在向地球鞠躬。
而在母井旁的桃林中,阿箐跪坐在新栽的桃树下,双手合十,如同祈祷。
但她没有说话。
因为她知道,真正的呼唤,不在言语本身,而在说出言语之前的那份勇气。
当最后一秒倒计时归零,整个星球陷入一片寂静。
没有爆炸,没有强光,甚至连风都停了下来。
然后,一声极轻的“叮”,像是露珠滴落水面,响彻每个人的意识深处。
共感系统重启了。
但这一次,持续了整整一分钟。
在这六十秒里,所有人都“看见”了一幕景象:
一片无边的桃林,延伸至天地尽头。林间小路上,一个身影缓步前行。他不快,也不慢,像是早已走过千山万水。他的衣服朴素,面容温和,眼神清澈如初春的湖水。
他走到一处岔路口,停下,转身望向远方。
那里,站着无数人??有哭过的,有笑过的,有曾孤独终老的,也有终于学会拥抱的。他们彼此牵着手,目光落在他身上,却没有一人上前。
他微微一笑,抬起手,轻轻挥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