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箐静静站在树影下,没有上前。
就在这时,女孩抬起头,望向父亲的方向,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
可那一瞬间,整个校园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所有孩子的喧闹戛然而止,连风吹树叶的声音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极其细微、却又无比清晰的心声,通过共感网络自动放大,回荡在每一个人的意识中:
>“爸爸……我不是故意让你难过的。”
>“我只是……太想你了。”
那句话响起的刹那,男人的身体猛地一颤,眼眶瞬间红了。
他踉跄着向前走了两步,又停下,像是怕惊扰了什么。然后,他缓缓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正是昨夜出现在信箱里的那封匿名信。他盯着上面的字,喉咙滚动,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
“对不起……爸爸才是那个不懂怎么爱的人。”
话音未落,一道微光自天际垂落,不刺眼,却温柔地笼罩住父女二人。那是萤火虫来了。
成百上千只,从桃林方向飞来,翅膀闪烁着淡蓝色的辉芒,在空中盘旋片刻后,竟排列成一行巨大的文字:
>“你们都说出来了。”
>“所以,我在这里。”
男人抬头,泪流满面。
女孩迟疑地站起身,一步一步走向他。每走一步,脚下便绽放出一朵由光构成的桃花,花瓣随风轻扬,落在两人之间,织成一座小小的桥。
当他们的手终于相触时,整个小镇的共感环同时亮起,拼出三个字:
>**在一起。**
阿箐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扬起。她没有鼓掌,也没有流泪,只是默默转身,沿着来路返回。
可就在她踏上山坡不久,耳边传来一声稚嫩的呼唤:“阿箐姐姐!”
她回头,看见小女孩挣脱父亲的手,一路小跑追来,脸上还挂着泪痕,却已露出笑容。她举起手中的笔记本,大声说:“我把这送给你!以后你想念谁的时候,就可以写给他!”
阿箐接过本子,郑重地点了点头。
女孩蹦跳着跑回去,男人远远朝她鞠了一躬,动作笨拙却诚恳。
阿箐继续前行,心中却明白: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回到石屋,她将笔记本放进陶罐,埋回桃树根旁。泥土盖上的那一刻,地面再次震颤,蓝光如网般扩散,渗入地脉深处。
当晚,她又一次梦见了林昭。
这一次,他站在一片浩瀚的语言星河之中,脚下是由无数“我懂”“我在”“我也一样”编织而成的银河。他转过身,对她微笑:“今天,又有七百二十三个人第一次说出了‘我需要帮助’。”
“很多人以为坚强就是不说痛。”他轻声说,“但他们忘了,真正的坚强,是痛着,却依然选择开口。”
阿箐问:“你会一直这样下去吗?”
他摇头:“我不‘做’什么。我只是存在。就像回音不会主动发声,但它永远准备着回应真心。”
梦醒时,窗外星光璀璨。
她起身走到屋外,仰望夜空,忽然发现??今晚的星星,排布得有些不同。
它们不再是随机散落,而是隐隐形成了一幅图案:一座横跨天地的桥,桥身由流动的文字组成,每一笔划都闪烁着人类曾说出的最柔软的话语。
更令人震撼的是,桥的尽头,并非通向某个具体的地方,而是指向地球轨道上那组“耳”形卫星阵列。两者之间,有一条极细的光带相连,宛如脐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