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年语气平缓,却像随意丢下一颗石子,打破了这一瞬的沉寂。
天魔道人!
郭靖闻言,心头猛地一震,瞳孔微缩,目光倏然凌厉起来。
这个名字,如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响。
他几乎能感觉到那一掌的余威,仿佛至今仍残留在体内。
阳玉箫眸光微颤,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很快恢复了往日的从容。
她轻轻垂眸,声音柔和却带着一丝恳求:“教主……往事何必再提?”
于凤年抬起手,随意般地落在她的大腿上,轻轻一拍,带着几分安抚。
“旧事已过,何必介怀?”于凤年语气淡然,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从容,“况且,郭大人总要知道一些事情。”
阳玉箫轻轻垂下头,柔顺地应了一声:“嗯。”
于凤年大手缓缓在她的大腿上摩挲:“玉箫自幼入弥乐教,天资聪颖,悟性极高,自十六岁起,便被选为圣姬培养。”
他目光微沉,缓缓道:“我教圣姬,并非寻常女子,唯有炉心之质,方可承载此道。”
他抬眼望向郭靖,嘴角噙着一丝淡淡的笑意:“玉箫与程姑娘一样,皆为炉心之质。”他轻抚阳玉箫的大腿,语气意味深长:“郭大人先前的疑问,或许该有答案了吧?”
郭靖眉头微微皱起,神情间闪过一丝隐约的不快,却未多言。
于凤年轻轻一叹,“三神器生而成鼎,无需淬炼,得之便可登临绝顶。可世间能有几人得此造化?若要炼成后天炉鼎,唯有历经一番的淬炼。”
郭靖瞳孔微缩,心头一震,手指不自觉地收紧。
三神器……生而成鼎?
脑海中不由浮现出黄蓉的身影,那个与他并肩作战、聪慧绝伦的妻子,竟然也是于凤年口中“天命炉鼎”?
于凤年继续说道:“沈展鹏也好,邓百川也好,白连生也好,甚至那天魔道人,都不过是玉箫命运长河中的过客。”
郭靖眼神骤然一缩,不敢置信地望向阳玉箫。
阳玉箫身形微颤,紧抿着唇角,终是缓缓低下了头。
“炉心之质,生而为『炉』。”于凤年缓缓说道,“若要成『鼎』,便须承载世间的情欲、苦难。历经红尘淬炼,方能窥得炉鼎之道。”
“炉鼎之道?”
于凤年轻轻一笑,语气悠然:“炉鼎之道,便是破炉成鼎,超脱桎梏,臻至无上。”
他目光落在阳玉箫身上,缓缓道:“三神器天生炉鼎至尊,自具承载之能,然世间并非再无第二条路。炉心之质,若能彻悟炉鼎真义,亦可渡炉为鼎,与三神器比肩。”
他微微眯眼,语调不疾不徐:“世人皆以炉鼎为载体,以己身求道,然真正的炉鼎之道,乃是逆转阴阳,使炉化鼎,成就真正的不朽之体。”
他抬眸看向郭靖,嘴角浮现一丝淡淡的笑意:“换言之,若能辅以秘法,淬炼炉心,铸其神质,炉心之质亦可超凡入圣,未必不能成为另一尊三神器。”
郭靖冷哼一声,缓缓说道:“弥乐教的炉鼎之道,我不欲妄加评断。世间诸多法门,自有因果。”
他微微抬眸,语声低沉且坚定:“但若借此荼毒无辜,祸乱江湖,甚至祸国殃民……郭某,绝不会容情!”
说罢,他转首望向于凤年,眼神锋锐如刃:“遥迦心地纯善,不涉江湖是非。
倘有人胆敢对她怀有非分之想……我定要他付出代价!”
阳玉萧微微一笑,轻声道:“郭大人,说得如此慷慨激昂,可莫要忘了——
你如今已经失了内力啊。”
郭靖冷哼一声,起身拱手道:“告辞!”
“郭大人可曾想过,蒙古大国师为何偏偏会在此时现身江陵?”
于凤年轻抚茶盏,目光深邃莫测,语气悠然。
“你以为,知晓三神器身份的,只有老夫一人吗?”
郭靖瞳孔微缩,双拳攥得指节泛白,心头顿生不祥之感。
脚步声在庭院中回响,郭靖的心却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