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我的火箭已经够让我像个电影反派了,没必要再给汽车加戏。。。。。。”他继续嘲讽着一众车企老板们。
几个老板被问得哑口无言,纷纷将目光投向未来汽车的李为宾。
其实李为宾与其他人不太一样,他的品牌定位更高端,定价也走的是高价路线,车辆用料也确实扎实。但既然同属一个阵营,完全不表态实在说不过去,他只好硬着头皮接过话筒:“马斯克先生,你刚才提到特斯拉在材料方
面投入巨大。请问,你们是否将SpaceX的航天材料应用到了汽车上?否则什么材料会如此昂贵呢?”
“当然有应用。特斯拉与SpaceX组建了联合材料工程团队,共同开发新型合金和特种玻璃。这些材料既用于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产品,也应用于宇宙飞船和火箭。特斯拉车身关键部位已采用与SpaceX同级的宇航材料,不
仅强度高、耐久性强,也兼顾了安全性与轻量化需求。”马斯克从容答道。
“但我们的车型同样使用了航天材料,内饰用料比特斯拉更为考究,整体性价比明显更高。如果魔都工厂顺利投产,特斯拉进一步降价,是否意味着届时车辆材料也会缩水?”
“航天材料?据我了解,贵国不少产品,不仅是汽车都喜欢在宣传中强调航天材料,但实际上多数只是普通钛合金。部分商家借这个概念营销炒作,实际产品与真正的航天材料并无直接关联。有些所谓锰钛合金主要成分其实
是铝,锰和钛的含量远低于标准,属于虚假宣传。即便真是钛合金,民用与航天级别的材质要求、工艺标准也差异显著。一个与航天无关的企业,哪来大批量获取航天材料的渠道?至于成本,随着技术进步与生产效率提升,整车
成本自然下降。降价并不代表用料缩水,而是整体优化带来的结果。”马斯克微微一笑。
“哦?那你来华建厂,是不是就为了利用我们这里的人工成本优势?这算不算是压榨本地劳动力?”其他老板立刻抓住人工成本这个关键词,齐声发问。
“呵呵,这个问题。。。。。你怎么看?”马斯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看向一旁沉默许久的男人。
至此,陈熙始终未发一言。
就这个问题而言,他想起前世网络上常见的争论。有人说特斯拉魔都工厂待遇优厚,保险福利齐全,工资水平远高于行业标准,并借此批评本土企业压榨员工。
但换个角度看,特斯拉选择来这里建厂,根本原因确实是人工成本较低。其实魔都工厂的待遇与美利坚本土相差数倍,虽然这其中也包含两地生活成本、市场行情和福利体系的差异。
本质上,特斯拉确实为降低成本而来。只不过,它给出的工资虽远低于本国标准,在本地却仍属高薪。这是发达国家薪资在发展中国家产生的溢价效应。
若要说马斯克是网上某些人描绘的大善人,恐怕只有天真的人才会相信。资本家不是慈善家,他们遵循的是商业逻辑。
不过,就现在的这些车企老板们一个个在这痛击马斯克,那是因为害怕特斯拉把他们赚钱的机会给搞没了,刚刚的那些话在陈熙看来有些胡搅蛮缠了。
“各位,这个问题就像一条深海鱼游到浅海,对当地的鱼群说:你们这里的水压真低。那么请问,是深海鱼在炫耀,还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特斯拉选择在我国建厂,和我们在座许多企业选择在沿海繁华经济带建厂,遵循的是同一个商业逻辑,那就是寻找最优的资源配置。这就像工厂会选择从A省采购钢材,而不是B省,因为A省的钢材性价比更高。这是商业决
策,无关道德评判。
至于薪资水平,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关注一个积极的信号。一条鲶鱼游进池塘,所有的鱼都不得不游得更快。特斯拉的薪资标准,客观上为我们行业树立了一个参考坐标。它告诉我们,当企业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待遇时,能够吸
引到怎样素质的人才,能够产生怎样的生产效率。
诸位刚才都在热烈讨论材料成本、电池成本,但似乎很少谈及人力成本。其实人才才是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如果我们能把争论从谁用料更扎实的精力,分一部分来讨论如何让我们的员工活得更有尊严,或许这才是本国汽车工
业真正超越国际巨头的开始。
不过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天特斯拉因为成本优势选择这里,明天也可能因为成本变化选择别处。而真正扎根于此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把成本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让我们的工人不再只是成本,而是我们最核心
的竞争力。。。。。。”陈熙想了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