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急忙问道:“可有化解之法?”
陈伯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天地之道,贵在平衡。
彼势虽盛,然过刚易折。我方可扬长避短,以柔克刚,以稳制动。”
他走到书桌旁,铺开一张纸,一边画一边说:。。。
晨光如薄纱般铺展在观塘工业区的铁皮屋顶上,陈秉文站在仓库外的空地上,望着远处天际线被朝阳染成金红。他没有急着回办公室,而是沿着厂区小径慢慢走着。昨夜那封来自撒哈拉的信还在他心头回荡,像一粒种子落进干涸的土地,悄然生根。
手机震动起来,是“灯火计划”AI中枢发来的早间简报:全国已有九万三千六百二十一户家庭完成“光明打卡”,其中连续三十天打卡的独居老人突破一万两千人;“匠人学院”首批学员中,已有四十七人提交创业方案,三项专利进入申报流程;而“重生基金”启动以来,已收到超过八十万笔捐款,总额逾一点三亿,远超预期。
他停下脚步,点开一段视频??深圳那家烧毁后重建的肠粉店今日清晨五点准时开门。镜头里,阿娟正在操作台上熟练地摊开米浆,动作流畅得仿佛从未中断过。她的丈夫阿强则站在门口,为第一位客人递上热腾腾的牛肉肠粉,还附赠了一杯特制杏仁茶。“今天第一单,免费。”他说,“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
“啥事?”客人笑着问。
“以后你也帮一个人。”
画面切到店内墙上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捐款人的名字和留言:“愿烟火不熄”“我也曾睡桥洞”“谢谢你们让我相信努力有用”。陈秉文静静看着,眼底泛起微光。他知道,这不是慈善,是循环的信任。
回到办公室时,助理小林已在等他,神情凝重。“陈总,董事会紧急会议提前了两小时,就在现在。”
他点点头,换上西装外套,腕间的旧表指针依旧停在三点十七分。母亲去世那天的时间,他从未调过。这表早已不能走,却比任何精准计时都更提醒他??有些东西,不该被遗忘。
会议室里气氛紧绷。几位董事面色冷峻,投影屏幕上赫然显示着一份财务分析报告:过去六个月,“恒温计划”、“灯火计划”、“匠人学院”三大公益项目累计支出已达七点八亿,占集团年度净利润近四成;而“公民股”机制虽获社会好评,但在资本市场引发争议,部分机构投资者质疑其稀释股权、影响回报率。
“秉文,”年长的独立董事开口,“我们敬佩你的初心,但企业终究要对股东负责。这些投入短期内看不到商业回报,长期风险不可控。董事会建议,暂缓扩张‘庇护所’网络,至少暂停两年。”
陈秉文坐在主位,没立即回应。他起身走到窗边,拉开百叶帘。阳光斜射进来,照亮满墙照片??老周捧着粥泪流满面、吴志海轮椅前展示设计图、阿婆攥着徽章微笑、沙漠中周大山与同伴围坐在幼苗旁……每一张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在说:有人记得你。
“各位,”他转身,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我知道你们关心的是报表上的数字。可我想问一句??当我们谈论‘价值’的时候,究竟在衡量什么?”
他按下遥控器,屏幕切换成一段监控录像:凌晨三点,广州一处地下通道口,一名流浪汉蜷缩在纸箱里瑟瑟发抖。十分钟后,一辆糖心记配送车缓缓驶来。司机下车,打开保温箱,取出一碗热姜茶和两个包子,轻轻放在男子身边,又把一条厚毯盖在他身上。临走前,他在地上压了一张卡片:“这不是施舍,是你应得的温暖。欢迎明天来‘庇护所’洗澡、吃饭、找工作。”
“这个人叫李建成,五十二岁,原是钢厂工人,下岗后妻离子散。”陈秉文说,“昨晚他第一次走进清远试点,洗了热水澡,吃了饭,填了就业登记表。今天上午,他已经去一家保洁公司面试。”
会议室一片寂静。
“我们花了八十万建一间庇护所,听起来很多。可如果算一笔账呢?”他继续道,“一个无家可归者每年消耗的社会资源??医疗急救、治安处理、临时收容??平均超过十五万。而一旦他们重新就业,不仅停止消耗,还能纳税、消费、养家。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回尊严后,往往愿意回馈社会。”
他环视众人:“所以,请告诉我,这笔投资是在亏损,还是在播种?”
良久,财务总监低声问:“那你打算怎么做?总不能一直靠你个人补缺口吧。”
“当然不是。”陈秉文微笑,“从下季度起,‘甜构’系列将推出限量联名款,每售出一份,捐赠五元至‘重生基金’;同时,我们将上线‘时间银行’APP,志愿者参与服务积累的工时可兑换商品折扣、医疗优先、子女教育支持等权益。技术团队正在开发区块链认证系统,确保每一笔善行都被记录、可追溯、能传承。”
他顿了顿:“还有,我决定出让个人持有的糖心集团2%原始股,注入‘残障创新基金’。这部分股份未来十年的所有分红,全部用于扶持身体受限的技术人才。”
话音落下,会议室鸦雀无声。有人低头记录,有人默默点头,连最初反对最激烈的董事也微微颔首。
散会后,小林追出来:“陈总,您真要把股份捐出去?那可是上亿市值……”
“钱这东西,”他边走边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我妈教会我的一件事是??糖水要熬得久,才够浓;人心要焐得久,才够暖。”
当天下午,他驱车前往东莞,探访“技工复兴计划”的另一个试点。这里原是一片废弃厂房,如今改造成智能制造实训基地,专门培训中年失业技工掌握自动化设备操作技能。车间内,数十名四十岁以上的大叔戴着安全帽,认真听着讲师讲解PLC编程基础。
他在人群中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阿忠的父亲,老钟师傅。这位曾经因工厂倒闭而酗酒度日的老钳工,如今已是培训班最受欢迎的实操导师。
“陈老板!”老钟看见他,激动地迎上来,“我儿子常跟我讲您待他的好。我说什么也不信,一个做大生意的人,会亲自教个修收音机的仔做电路板。”
“我不是教他,是跟他学。”陈秉文笑道,“他让我明白,真正的技术创新,从来不在写字楼里,而在那些不肯认命的手掌之间。”
正说着,阿忠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台新研发的智能餐盒原型机。“爸,陈总,你们看!”他兴奋地打开盒子,“这是我们团队做的‘情绪营养盒’,内置生物传感器,能监测使用者心率、体温、进食节奏,自动调节加热温度和营养配比。比如老人吃得慢,它就会持续保温;孩子挑食,它会通过卡通投影鼓励多吃一口。”
老钟听得一脸茫然,却又骄傲地挺起胸膛:“我儿子厉害!以前只会焊收音机,现在连饭盒都能变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