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长久沉默。
最后,藤原的声音响起:“我陪你去。”
第二天清晨,一架改装过的极地运输机从北海基地起飞,搭载着路明非、藤原、以及一台便携式HeartLink终端。林奈留在总部负责远程支持,并调动全球共感驿站形成链式预警网,以防突发情况导致信号中断。
飞行途中,小满通过量子加密信道发来一段音频。
只有十秒钟。
是一首歌的前奏??用口琴吹的,断断续续,带着冰雪般的冷冽质感。
藤原听完后闭上眼:“这是……《送别》。我们小时候在孤儿院常听的一首老歌。No。5最喜欢这首,每次做完实验,他都会躲在偏房里吹一会儿。”
“他还记得。”路明非喃喃道。
“不是记得。”藤原摇头,“是‘仍在经历’。对高共感能力者来说,时间不是线性的。他们活在情绪的维度里。对他而言,也许十年只是眨了一下眼,而那一晚的雪,还在落。”
飞机降落在冰原边缘的临时跑道上,三人换乘雪地摩托向观测站进发。沿途所见皆是一片死寂的白,狂风卷着霜粒抽打面罩,能见度不足五十米。然而越是靠近目标区域,HeartLink终端的读数就越异常。
“共感指数在飙升。”藤原盯着屏幕,“现在已经达到117%,远超理论极限。而且……这些信号不是分散的,它们全都指向一个点??地下约三百米。”
“地下?”路明非皱眉。
“没错。”藤原调出地质扫描图,“这里原本是稳定的冰床,但最近三个月出现了大规模融洞现象。热源不明,但位置正好在旧观测站废墟下方。更重要的是……”
他放大图像中心的一块阴影区域。
“那里有个空腔,形状很规则,不像自然形成。倒像是……人工建筑。”
路明非的心跳加快了。
他们抵达废墟时,天色已完全暗下。残破的金属支架半埋在雪中,像巨兽的骸骨。曾经的主控室只剩一面墙勉强立着,上面爬满了冰晶,而在那堵墙上,赫然贴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七个孩子的合影,中间站着年幼的小满,笑得灿烂。
照片下面,用炭笔写着一行字:
>“等你们回来。”
藤原伸手触碰那张纸,指尖刚碰到表面,整幅画面竟开始融化,不是因为温度,而是像被某种力量“读取”了一般,化作无数光点升腾而起,汇成一道螺旋状的轨迹,直指地面裂缝深处。
“这是引导信号。”路明非低声说,“他在叫我们下去。”
他们顺着绳索滑入裂隙,越往下,空气反而越暖。冰壁内侧不再透明,而是呈现出一种奇异的蓝绿色光泽,像是血管般脉动着微弱的光。HeartLink终端自动切换至被动接收模式,屏幕上不断跳出碎片化信息:
>【检测到S-05生物信号】
>强度:83%(部分恢复)
>情绪状态:平静怀念等待
>最近活动日志:每日03:14,播放《送别》三次
03:14??正是当年No。5最后一次对外通讯的时间。
深入约三百米后,他们终于抵达那个空腔。
眼前景象让他们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座完全由冰构成的圆形大厅,直径近百米,穹顶高耸,内部没有任何支撑结构,却稳如磐石。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座雕塑??是由冻结的水汽与数据流共同凝结而成的人形,面容模糊,但姿态温柔,双手交叠置于胸前,仿佛正在沉睡。
而在雕塑脚下,一圈圈同心圆的地面上,刻满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