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十万盏灯同时点亮,汇成一片星海。中央高台上,四位身影静静伫立??沈眠、小鸢、黑牙、柳七。
没有人宣布仪式开始,也没有人致辞。良久,沈眠走上前,举起铃剑,轻轻一振。
叮??
一声清越,穿透寂静。
紧接着,小鸢摇响木铃,黑牙轻弹铜铃,柳七以骨杖叩地,发出沉闷回响。四音交织,竟与天际四盏真正的魂灯遥相呼应,形成一股无形波动,扩散至九州八荒。
那一夜,无数人梦到了逝去的亲人。有人说看见母亲在厨房煮汤,回头笑着说“回来了”;有人说父亲坐在院中抽烟,抬头对他点点头;还有人梦见战死的兄弟拍肩一笑:“别难过,我在那边挺好。”
醒来时,枕边湿润,心中却暖。
此后十年,江湖风气悄然改变。侠义不再局限于刀光剑影,更多人开始关注孤寡、赈灾、医病、助学。民间兴起“守铃人”之说??凡自愿守护一方安宁者,无论男女老少,皆可在月下许愿,自授铃职。
有人笑其愚昧,可每当大难临头,总有人挺身而出。洪水来临时,渔夫驾舟救人直至力竭;地震废墟中,少女以血肉之躯撑住梁柱,只为让弟弟先行爬出;边关烽火起,书生弃笔从戎,临行前在家门口挂起一只小铃,对母亲说:“若有风过,便是儿归。”
而那四人,依旧行走于世间,行踪不定。
有人说在极北雪原见过黑牙,他正用影子为迷途的商队指引方向;
有人说在岭南深山遇见过柳七,他坐在瀑布边教一群孩童辨认草药;
有人说在塞外戈壁望见沈眠独立沙丘,面对漫天黄沙低声吟诵《终律》残篇;
更有传说称,在东海某座孤岛上,小鸢建了一所学校,墙上刻着一行字:“铃声不止来自天上,也生于人心。”
又是一个桃花开尽的清晨,鬼骨坊桃林再度迎来静谧时刻。
沈眠独自站在当年觉醒的地方,望着手中渐渐黯淡的铃剑。它已完成使命,即将回归天地元气之中。
“你在想什么?”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她回头,是小鸢,怀里抱着那只老旧的木铃,脸上已有风霜痕迹,眼神却依旧清澈。
“我在想姐姐。”沈眠轻声道,“她撕碎《终律》那天,其实已经预见到这一天??当我们真正解放魂灯之力时,它的容器也会随之消亡。规则变了,工具就不需要了。”
小鸢走到她身边,靠在她肩上:“可我们还在啊。只要你还记得我,我就不会消失;只要我还愿意为你摇铃,你就永远活着。”
沈眠笑了,眼角泛起泪光。
她抬手,将铃剑高高抛起。剑身在阳光下闪烁最后一道金芒,随后化作万千光点,随风飘散,落入桃林每一寸土壤。
叮??
最后一声铃响,悠远绵长。
远处山巅,四盏魂灯静静悬浮,不再旋转,不再警示,只是温柔地亮着,如同守望者的眼睛。
没有人死去,也没有人孤独。
因为记忆仍在,铃声不息。
而这,便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