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火星,第一批地球移民即将抵达。迎接他们的,是孩子们亲手种下的忆草花园,中央立着一块石碑,刻着中文、英文、阿拉伯文、斯瓦希里语……各种语言写着同一句话:
**“我们记得你。”**
陈屿再次登上忆园山顶,点燃第四盏灯。
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他写下:
>**“今天,一个不存在的孩子教会了世界如何记住。
>我们曾以为遗忘是逃避痛苦的方式,
>却忘了,真正的疗愈,始于直视伤痕。
>忆草不带来答案,但它让我们敢于提问:
>‘你还记得吗?’
>‘我在这里吗?’
>‘我重要吗?’
>当十亿人同时回答‘是’,
>梦魇退散,星光归来。”**
风吹过,忆草沙沙作响,如同千万人在低语。
城市角落,超市收银员递给老人一袋米,轻声问:“今天过得好吗?”
校园操场,老师蹲下身子,听小学生讲述昨晚梦见的奶奶。
边境哨所,士兵对着风中摇曳的忆草敬礼,嘴里念着未曾谋面的烈士名字。
而在某间病房里,一位即将离世的老兵握住孙子的手,断续说道:“我怕……没人记得我们打过的仗……”
孙子含泪点头:“爷爷,我会讲给我的孩子听。”
话音落下,窗台上的忆草忽然绽放,一片叶子飘落,上面浮现老兵年轻时的军装照。
他笑了,闭眼离去。
那一夜,全球又有八亿人做了新梦。
他们站在一片广阔的草原上,身边站着所有曾被遗忘的人:失踪的恋人挽着手散步,早逝的孩童追逐蝴蝶,冤屈而死的工人高举标语……每个人都清晰可见,笑容温暖。
一个声音从天际传来:
>“你们不必再独自承受。”
>“我们回来了。”
>“现在,轮到你们替我们活下去。”
醒来时,人们发现枕边多了一支粉红色蜡笔,或一片带着字迹的叶子,或一颗会发光的种子。
没有人再质疑这些奇迹。
因为他们终于懂得:记忆不是负担,而是连接彼此的桥梁;
悲伤不是软弱,而是爱的延续;
而所谓的“梦魇”,不过是被压抑太久的真实,在呼唤被倾听。
桥还在延伸。
思念,永不终结。
就像那支静静躺在火星岩石间的粉红色蜡笔,旁边新开出一朵金花,花瓣上写着:
**“下次见面,我给你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