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九点半,和记黄埔集团会议室。
长条形的会议桌旁,董事们陆续落座。
除了主席韦理和几位代表管理层的执行董事,今天还多了几张平时很少出现的面孔。
太古集团主席施雅迪爵士和怡和洋。。。
夜雨初歇,山雾如纱缠绕着源舍的屋檐。远处的红豆树在湿气中泛出新绿,叶片上凝着露珠,轻轻一颤便落进泥土里。周志远披了件旧风衣站在微光馆外廊下,手里握着一杯刚泡好的南姜茶,热气袅袅升腾,模糊了他的镜片。手机又震了一下,是陈志强发来的消息:“‘回甘源’在抖音投了千万级广告,代言人是你当年在香港大学辩论赛上的对手??程子昂。”
他盯着那名字看了许久,指尖在屏幕上停顿片刻,最终只回了一个字:“嗯。”
程子昂,曾是法学院风云人物,毕业后进了国际律所,后来跳槽到宏达集团任品牌战略总监。两人年轻时曾在一场模拟法庭上针锋相对,周志远赢了比赛,却输掉了对方的尊重。“他懂什么‘回甘’?”林慧不知何时走到身后,接过他手中的杯子抿了一口,眉头微皱,“太烫了。”
“他不懂,所以才敢接这个代言。”周志远轻笑,“他们要的不是意义,是流量。只要能把我们的用户抢走一批,哪怕只是误点一次,对他们来说就是胜利。”
林慧沉默片刻,忽然道:“那你打算怎么打这场仗?用法律?舆论?还是……也找个明星?”
“都不。”他摇头,“我们打的是人心战。他们可以买热搜,买代言,买算法推荐,但他们买不到一个人蹲在田里说‘这是我种的’时眼里的光。”
话音未落,小宇从屋里冲出来,怀里抱着一台老旧的录音机??那是“微光录”项目初期用来采集口述史的设备。“爸爸!我想给阿强哥哥录一段话!”孩子仰着脸,眼睛亮得像晨星,“他说他今天要把配电箱全部检查一遍,我想让大家知道他是英雄!”
周志远心头一软,蹲下来摸了摸儿子的头:“那你去吧,记得问他愿不愿意。”
小宇欢呼一声跑开。林慧望着孩子的背影,低声说:“你知道吗?昨天李文静告诉我,有个来心理咨询的女孩,连续三个月每晚都听《微光录》里阿强那段录音??就是他说‘我以前连自己都管不好’那一段。她说听着听着,就不怕黑了。”
周志远怔住,良久才喃喃:“原来一句话,真的能照亮一个人。”
清晨七点,园区广播准时响起,播放的是昨晚由刘老四主讲的《今日农事播报》。这位曾经说话结巴、见人低头的老农,如今已成了“源头直击”直播间的固定主持人。今天他讲的是冬季南姜培土技巧,语气朴实却条理清晰,末了还提醒大家注意霜冻对幼苗的影响。
与此同时,“回甘”官方直播间悄然上线。镜头架在清远基地的熬制车间中央,没有主播,没有促销话术,只有炉火噼啪作响,铜锅中的糖浆缓缓翻滚。屏幕下方滚动着实时数据:原料产地(广东清远?源舍合作农场)、加工人员(张大柱)、当日气温(12℃)、空气湿度(68%)。右下角一个小小的区块链验证窗口不断刷新着防伪码生成记录。
这场名为《无声的承诺》的直播持续了整整八小时,观看人数峰值突破三百万人次。评论区几乎被同一句话刷屏:
>“他们什么都不说,可我全明白了。”
而就在同一时间,宏达集团的“回甘源”直播间正热闹非凡。程子昂西装笔挺地坐在布景奢华的摄影棚里,微笑着讲述品牌理念:“‘回甘’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都市精英的选择。”背景音乐舒缓高级,产品包装闪现时配有精致特效,弹幕飞快滚动着“下单了”“看着好高级”“比那个土味品牌有格调多了”。
然而细心的网友很快发现不对劲:所谓“原产地直采”的南姜,图片上的植株形态与真正华南品种存在明显差异;宣传语中提到的“非遗古法熬制”,却无法提供任何传承谱系或工艺认证;更有人扒出其代工厂位于东莞某工业园区,主营廉价果汁饮料贴牌生产。
风波悄然酝酿。
三天后,一名自称食品工程研究生的网友发布长文《关于“回甘源”宣称的“低温慢熬”技术可行性分析》,附带实验数据和视频对比,指出其产品糖度曲线不符合慢熬特征,极可能是高温浓缩后勾兑香精。文章迅速引爆社交平台,#回甘源造假#登上热搜第三位。
宏达集团紧急回应,称该博主“缺乏商业常识”,并威胁追究法律责任。此举激起更大反弹,网友纷纷翻出“回甘”三年来公开的所有生产日志、检测报告和农户访谈视频,自发组织“真假回甘对比图鉴”活动。一张流传最广的拼图左侧是刘老四满手泥泞地挖姜,右侧是程子昂在摄影棚里优雅地端起玻璃杯,配文写道:“一边用手,一边用嘴。”
舆论风向彻底逆转。
陈志强连夜从香港赶回,一进门就嚷:“志远!电商平台刚刚通知,‘回甘’搜索量暴涨400%,部分单品断货!而‘回甘源’的退货率已经超过三成,客服系统瘫痪!”
周志远正在查看农户发来的照片??广西一位合作种植户老李,在自家田头竖起一块手写牌子:“本地产南姜,绝不卖给‘回甘源’”。照片里老人咧嘴笑着,身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姜田。
“你看,”周志远把手机递过去,“这才是真正的品牌护城河。”
陈志强感慨:“可他们还会再换马甲,注册‘忆甘’‘甘回’‘源回甘’……商标战没完没了。”
“那就陪他们打到底。”周志远站起身,走向办公室角落的档案柜,抽出一本厚厚的文件夹,封面上写着《品牌人格化白皮书》。“我已经让团队整理出一套‘回甘公民守则’,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件事??把品牌交给用户。”
“什么意思?”
“以后每一瓶‘回甘’上市前,都要经过三位普通消费者组成的‘品质见证团’盲测评分;每季度举办‘回甘议会’,由百名长期用户投票决定新品研发方向、公益资金用途甚至高管述职评价。我们要让用户成为品牌的主人,而不是单纯的买家。”
陈志强瞪大眼睛:“这太激进了……企业治理结构会被颠覆的!”
“那就颠覆好了。”周志远目光坚定,“如果有一天我倒下了,这个品牌还能靠一群普通人继续走下去,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当晚,“回甘”公众号发布《致所有喝过这瓶糖水的人》公开信,宣布启动“全民共治计划”。短短十二小时,报名参与首批“品质见证团”的申请超过两万人。最终入选的三位分别是:退休教师王阿姨(糖尿病康复者)、外卖骑手小赵(每日配送十瓶“回甘”给医院病人)、山区支教老师陈琳(用“回甘”奖励认真学习的孩子)。
他们的第一条任务,便是前往清远基地参与新品“冬酿姜枣茶”的试饮评测。直播全程无剪辑,三人围坐在灶台边,一边品尝一边提出意见。王阿姨说甜度偏高,小赵建议增加独立小包装便于携带,陈琳则希望附赠手绘饮用指南送给孩子们。
这些声音,全部被记录进产品研发档案。
与此同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特派记者抵达源舍,拍摄纪录片《草根革命》。镜头扫过每一个平凡的身影:阿强穿着工装裤检修电路,额头上沁出汗珠;小婉在心理室接待来访者,耐心倾听那些颤抖的倾诉;黄德昌带着一群年轻人修缮废弃猪圈,准备改造成生态堆肥中心。
记者问周志远:“您认为什么是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