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锋收束,墨迹未干。
陆北顾轻轻搁下紫毫笔,后退半步。
书案旁侍立的内侍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宣纸捧起,躬身呈至御前。
官家赵祯接过词笺,目光落在纸上,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细细品读起来。
他的手指随着词句的韵律轻轻敲击着御座的扶手,唇角渐渐扬起一抹笑意。
读到“少年青骢马,蟾宫桂香赏”时,他抬眼看了看阶下卓然而立的陆北顾。
及至“醉揽山河卷帙,骑鲸客、抒雄怅。平生志气爽。他日封侯,更看海涛奔壮!”这几句,赵祯竟忍不住轻声念了出来。
“好!好气魄!”
这一声赞叹,在琼林苑中格外清晰。
随后,赵祯用手指捻着纸递到一旁。
邓宣言明白官家的意思,连忙上前躬身接过词笺,转身面向众进士,清了清嗓子将这首《鹤冲天》高声吟诵出来。
当最后这几句豪情万丈的词句诵毕,整个琼林苑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声。
“好一个‘醉揽山河卷帙’!壮哉!”
“骑鲸客,抒雄怅!此等气魄,非状元公不能有!”
“他日封侯,海涛奔壮!此非止一人之志,乃吾辈共同心声!”
福建士子那边,林希、吕惠卿等人相视无言,虽心绪复杂,却也不得不承认此词无论是意境还是胸襟,都堪称上乘,应景之余更见超脱。
连一向狷介的章惇,也难得地没有出言讥讽,只是默默饮尽了杯中酒。
官家赵祯显然极为满意,笑容满面地对邓宣言吩咐道:“将此词妥善收好,收藏起来。”
“奴婢遵旨。”邓宣言恭敬应下,小心地将词笺卷起收好。
这一举动,更是将陆北顾的荣宠推向了顶峰。
御前即席填词已是非同寻常,词作更被官家亲点收藏,这份殊荣,在本朝新科状元中亦是罕见。
赵祯又饮了一杯酒,看着眼前英才济济的场面,圣心大悦。
他虽感疲惫,但兴致颇高,甚至起身与宴席中、后排的几名进士交谈了几句,勉励之后方才在邓宣言等内侍的簇拥下,起驾回宫。
圣驾离去,琼林宴的气氛更为放松。
美酒佳肴继续呈上,丝竹之声再起,进士们彻底放开胸怀,畅饮欢谈,互相唱和,许多人也即兴赋诗填词,将这场盛宴推向高潮。
陆北顾自然成了最忙碌的人,各方敬酒攀谈者络绎不绝。
“北顾!”
曾巩端着酒杯,带着他的弟弟们和妹夫们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真挚的笑意:“你我作为同年,日后同在朝堂,还望相互扶持。”
陆北顾转身,举杯与之相碰:“子固兄言重了,弟初入仕途,诸多事宜,还需向兄请教。”
这话不假,曾巩跟陆北顾真不是一辈人,曾巩跟王安石和王陶是一辈的他的好友也都是二十年前那拨进士,已经有了不少位至知州级别的人脉,对庙堂里的事情也知晓甚多。
随后,陆北顾又跟曾巩的弟弟曾牟、曾布、曾阜,以及妹夫王无咎、王彦深,相继碰杯叙话。
几人正说着,苏轼、苏辙兄弟也联袂而来。
苏轼虽因殿试名次不及预期而稍显落寞,但此刻酒意上涌,又恢复了往日的豪迈,他拍着陆北顾的肩膀,朗声道:“今日琼林宴,见你这般气度,方知这状元之名,实至名归!他日朝堂之上,必是另一番风云际会!”
苏辙则更为沉稳,碰杯时低声道:“今日恩荣已极,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陆兄还须谨慎。”
陆北顾心中一凛,知道苏辙此言是真正的朋友之语,他郑重颔首:“子由提醒的是,我谨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