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他亲手煮了一锅鱼蛋,摆在供桌前。
那是他人生第一次下厨,火候过了,汤浑浊,鱼蛋硬。
可老板娘吃了一口,却笑着说:“像极了老头子年轻时的味道。”
一周后,该街区启动旧改评估。陈秉文亲自带队调研,提出“微更新”模式:保留原有社区肌理,只升级水电消防设施,扶持本地小商户转型为文化体验店。政府采纳建议,并将其列为“城市有机更新示范点”。
某日巡视途中,他偶遇当年中学班主任。老人已退休,拄拐散步。两人相视一笑,老师拍拍他肩:“你还记得我骂你的话吗?‘整天摆摊,将来只能做个卖糖水的!’”
“记得。”他笑,“可我现在觉得,能一辈子做好一碗糖水,也不容易。”
“你做到了不止一碗。”老人叹道,“你让整座城市尝到了甜。”
夏日初至,迪拜王储访港,点名参观希望之城。当他走进社区花园,看见孩子们在无障碍游乐场嬉戏,老人在智能凉亭里打太极,不禁感慨:“我在世界上见过无数豪华楼盘,但从没见过一个地方,能把贫穷与希望安排得如此和谐。”
临别时,他握住陈秉文的手:“请帮我复制一座这样的城,建在撒哈拉边缘。那里有百万难民,需要的不是救济粮,而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回国航班上,空乘送来一份文件??国家科技部正式授予糖心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称号,并拨付专项经费支持新型植物基甜味剂研发。
他靠在座椅闭目养神,脑海中浮现母亲的身影。恍惚间,仿佛听见她说:“儿子,甜不能腻,做人也一样。”
落地后,他直奔实验室。团队已成功提取出一种天然代糖成分,热量趋近于零,口感近乎蔗糖,且具备肠道益生功能。他亲自品尝样品,点头赞许:“就叫它‘初心素’吧。明年起,所有糖心记产品全面替换传统砂糖。”
记者会上,有人质疑此举将大幅增加成本。
他回答:“健康无价。如果我们连这点代价都不愿承担,凭什么说自己在乎顾客?”
当晚,他回到糖心记总店后厨,再次卷袖熬糖。这一次,他用“初心素”复刻童年最爱的椰汁西米露。第一位客人是个流浪少年,衣衫褴褛,缩在角落不敢靠近。
陈秉文端过去,轻声说:“趁热吃。”
少年颤抖着手接过,咬了一口西米,突然放声大哭:“我妈……以前也这样喂我……后来她被人带走再也没回来……”
他默默坐下,陪少年吃完,然后掏出名片:“明天早上九点,来公司人力资源部报到。先从清洁岗做起,包食宿,月薪一万二,表现好可以转正。”
少年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
那一夜,陈秉文在日记本写下:
**“资本可以买断时间,却买不断人心。而人心,才是最长情的投资。”**
台风季来临前夕,希望之城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最后一块混凝土浇筑完成时,工地上响起自发的欢呼声。摄影师抓拍到一张照片:陈秉文站在楼顶边缘,迎着狂风展开双臂,背后是整片维港skyline。
这张照片后来被印成巨幅海报,张贴在糖心资本总部大厅,配文仅八字:
**生于灰烬,不忘光明。**
真正的战役仍在继续。国际投行仍在暗中布局,政策风向随时可能变化,企业扩张伴随巨大风险。
但他已不再焦虑。
因为他知道,每当有人喝下一碗温热的糖水,想起某个爱过的人;
每当一位老人按下智能按钮,灯光照亮孤独的夜晚;
每当一个孩子牵着父母的手,走进崭新的校园??
那便是他存在的意义。
他不是救世主,只是一个不愿忘记初心的普通人。
只不过,他选择用实业的方式,把这份初心,熬成了千万人共享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