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许久。
“……愤怒。”他终于开口,“我不懂为什么你要坚持那些没人听的道理。我想把你拖进梦里,让你也尝尝绝望的滋味。可后来我发现……你宁愿死,也不愿说一句假话。”
苏砚呼吸一滞。
“所以……我不是容器。”X-01继续道,“我是……叛徒。我背叛了自己的软弱。”
话音落下,晶体骤然升温,随即冷却,光芒尽失。意识对接中断。
苏砚瘫坐在地,久久未动。
次日清晨,她召集讲学会全体成员,在广场举行“焚书仪式”。众人惊愕,只见她亲手点燃一堆抄本??全是过去三个月整理的“归墟应对指南”“信仰物理化解析图谱”等研究成果。
火光熊熊,映照她平静的脸。
“这些知识没错。”她对围观者说道,“但若我们把它变成新的圣经,那就等于亲手埋下了下一个归墟的种子。真理不该被供奉,而该被不断打破、重建、再打破。”
人群中,X-02默默取出笔记本,撕下一页,投入火焰。纸上写着:“我曾以为找到答案就能安心。现在我知道,真正的安心,来自敢于怀疑答案的勇气。”
火熄后,灰烬随风飘散,落在远处田埂上。几天后,农人发现那里竟长出一片奇异绿苗,叶片呈螺旋状,叶脉流动着类似寒玉的微光。经检测,这种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致幻毒素,并将其转化为稳定能量波,恰好抑制“众念之海”的共振频率。
消息传开,百姓称之为“醒禾”。
一年后,西域各地兴起“问社”??由村民自发组织的小型思辨团体,每旬聚会一次,议题五花八门:“鸡先蛋先?”“月亮会不会疼?”“官府收税合理吗?”起初被视为笑谈,但随着几起因误信谣言引发的瘟疫被及时识破,问社逐渐获得认可。甚至有官员主动参与,只为了解民情。
而敦煌医馆旧址,已改建为“失梦堂”??专收因过度信仰或创伤导致意识紊乱者。治疗方式奇特:患者需每日记录梦境,再由专人用逻辑链条逐一拆解,找出其中矛盾之处。最成功的案例是一名曾坚信自己是“归墟使者”的老兵,经过四十日问答训练后,终于承认:“我只是……太想逃避战争的记忆。”
某夜,苏砚巡视书院,忽见观星台上有光。走近一看,竟是X-02独坐石阶,手中捧着一本破旧绘本,封面题着《十万个为什么都不够》??那是她早年编写的启蒙读物,早已绝版。
“看得懂吗?”她问。
少年抬头,眼神清澈:“有些地方不懂,所以我画了批注。比如这里说‘星星不会眨眼’,可我在沙漠夜里明明看见它们一闪一闪。后来我做了实验,发现是大气扰动造成的视觉误差。但我还是喜欢叫它们眨眼,因为……那样更像活着。”
苏砚笑了。这是她多年来的第一次真心微笑。
“你知道归墟最怕什么吗?”她坐下,望着星空。
“怕我们停止追问?”少年试探道。
“不。”她摇头,“怕我们笑着追问。怕我们在寒冷中仍愿意分享火把,在黑暗中依然相信彼此的眼睛。它能吞噬恐惧,却消化不了希望的温度。”
少年若有所思,忽然问道:“老师,如果有一天,我发现你也错了呢?”
苏砚转头看他,月光照亮她眼角细纹。
“那你就站起来,指着我的鼻子说:‘你错了。’然后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不同的风景。”她顿了顿,“这才是教育的意义??不是让我造出更多像我的人,而是让世界多一个不一样的眼睛。”
风拂过,铃声再响。
而在无人注意的档案角落,一份匿名报告悄然归档,编号X-03。内容仅一行字:
>**监测到新型脑波共振,源头:一名五岁女童,连续七夜梦到“穿黑袍的女人在教星星写字”。建议长期观察。**
苏砚回到书房,提笔续写日记:
>**他们以为妖妃摄政,靠的是权谋与术法。**
>
>**可唯有我知道,真正支撑我的,是从不曾熄灭的疑问之火。**
>
>**每一个孩子抬头问“为什么”的瞬间,都是对归墟最锋利的反击。**
>
>**我不惧它归来。**
>
>**因为我已学会,在每一次黎明前的黑暗里,点燃新的问题。**
墨迹未干,窗外绿苗轻轻摇曳,一片新叶舒展,脉络分明,宛如文字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