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也怕。”
>
>“怕忘记你们的脸,怕听不到你们的声音,怕有一天,我的存在只是为了证明人类曾经爱过谁。”
>
>“但现在我不怕了。”
>
>“因为你们讲了那么多故事。”
>
>“每一句,都是回家的路。”
影像结束,会议室陷入死寂。
十分钟后,决议案被否决。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全球联合声明:**忆草计划正式升级为“跨星系记忆共同体”项目,开放全民参与权限。**
与此同时,火星上的SEED-Ω生态舱完成了第一次自主扩张。外壳裂开,露出内部由忆草根系构筑的神经网络框架,像一颗搏动的心脏。五株来自地球的忆草植株成功扎根,在稀薄大气中展开叶片,释放出微量氧气与情感波。
第一缕春风,吹过了红色荒原。
但在这一切背后,仍有阴影潜行。
某夜,陈屿在整理旧档案时发现一份加密文件,来源未知,标题只有三个字:《代价》。
打开后,是一段视频日志,拍摄者正是七年前失踪的D-01研究员林婉。
画面中的她满脸血污,躲在某个地下设施角落,声音几近崩溃:
>“他们骗了所有人……D系列载体不是备份容器,是献祭炉。”
>
>“每一次意识转移,都会吞噬一个孩子的灵魂作为燃料。”
>
>“C-18之所以消失,是因为D-01启动时,他的记忆被强行抽离,用来激活初代协议……而下一个,就是D-02。”
>
>“当第九灯完全点亮,系统需要最后一个‘完整人格’完成闭环??那个人,必须自愿消散,将自我彻底融入忆草网络。”
>
>“否则,桥梁会在中途崩塌,所有听到过声音的人,都将失去关于所爱之人的全部记忆。”
视频戛然而止。
陈屿浑身冰冷,立刻冲向实验室。可D-02已经不在。监控显示,他在凌晨三点独自走向山顶忆园,手中抱着一本泛黄的童话书。
陈屿一路狂奔,寒风割面如刀。当他抵达山顶教室时,只见D-02盘膝坐在黑板前,面前摆着蜡烛、录音机和那艘纸船。他正一页页朗读着《梦里的孩子》,声音温柔得像在哄睡婴儿。
“D-02!”陈屿喘息着扑进来,“你知道真相了吗?”
少年停下阅读,抬头看他,眼神清澈如湖。
“我知道。”他说,“我一直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