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中没有一点光源,即使徐三有着超绝的视力也是目不能视物。
在完全失去视觉之后,一种微妙的失重感让身体产生些许好似失重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他恍惚,随机他便摸出了一只照明棒,在旋转拧动之后。。。
晨光未至,炮声已起。第一发炮弹撕裂海面的刹那,小卖部的煤油灯猛地晃了三下,火焰在玻璃罩内扭曲成一条挣扎的蛇,却始终没有熄灭。徐三站在门口,左手按着胸前徽章,右手缓缓放下电话听筒??横须贺那边传来的最后一句回应是:“他们已经开始铸造公开版,所有工人自愿加班。”他知道,那枚写着“为民服务,不负此生”的新徽章,即将从地下熔炉走向阳光下的胸膛。
吴港带着人从地下室押出副官时,天边已有火光映照云层。那名黑衣特务满脸血污,肩胛骨被子弹贯穿的地方仍在渗血,可嘴角却挂着诡异的笑。“你们以为炸毁港口就能阻止帝国的意志?”他声音嘶哑,“佐藤长官早已下令,在全城布设了三十处引爆点,只要信号一到,整个拉包尔都会沉入海底。”
“包括你们自己?”徐三问。
“牺牲是荣耀。”那人仰头,眼中竟有狂热,“而你们……不过是临死前多喘几口气的蝼蚁。”
徐三没再说话。他转身走进柜台后,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三年前他在神户码头与艾丽莎的合影。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若有一天我们失散,请记得我最爱听你讲春天的故事。”他将照片轻轻放进信封,贴上一枚荧光绿标签,交给吴港:“送往第三避难所,交给玛琳,让她藏进奶粉罐最底层。”
“你不留着?”吴港迟疑。
“她活着回来之前,我不需要回忆。”徐三淡淡道,“现在,执行‘破晓’预案。”
命令下达仅五分钟,全城十二个“萤火”节点同步启动。伪装成修车铺的南港区联络站里,阿米尔亲手点燃了藏在废油桶中的信号蜡烛;废弃教堂钟楼顶,一名少年用摩尔斯电码敲击铁钟支架,向海上潜艇传递坐标;就连镇东那家常年关门的理发店,也突然亮起红灯,门缝塞出一叠叠看似普通的剪发票??每一张都印着日军兵力调动的时间表。
而真正致命的是那些新年礼包。
此刻,数百份已被发放的礼包正被士兵们陆续打开。巧克力下压着微型胶卷,姜汤瓶盖内侧刻着密码对照表,连那双会发光的袜子,纤维中编织着可溶性导电丝线,遇水即显现出地图轮廓。一名前线军官在擦拭步枪时无意将袜子浸湿,惊觉上面浮现的竟是宪兵总部地下三层结构图。他立刻上报,却被上级以“战时幻觉”为由训斥。直到第二十三名士兵提交相同报告,司令部才意识到:他们的防线,早已被糖和温情一点点腐蚀。
六点十七分,美军登陆艇突破珊瑚礁防线,第一批陆战队踏上佩里硫主岛。与此同时,拉包尔城内响起第一声爆炸??不是来自敌军炮火,而是南港区日军燃料库自燃。这是“萤火计划”埋下的火种:早在三天前,吴港便派人将特制磷粉混入补给油料,只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触发,便会剧烈氧化起火。如今,随着美军广播播放《D小调托卡塔》,共振频率恰好激活了全部引信。
烈焰腾空而起,照亮半座城市。
“这不是意外。”徐三站在屋顶,望远镜对准宪兵总部方向,“佐藤要狗急跳墙了。”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汽车引擎声。三辆装甲车冲破浓烟,直扑小卖部而来。车身上漆着醒目的骷髅标志,正是佐藤直属的“夜枭”特遣队。他们显然已放弃隐蔽行动,转为强攻。
“准备迎击。”徐三平静下令。
吴港挥手,十二名队员迅速撤入两侧巷道。屋顶上的狙击手调整呼吸,枪管微微下压。而就在敌车距店铺不足五十米时,地面突然塌陷??整条街道的地砖下竟埋着液压装置!这是徐三三个月前以“重修排水系统”名义申请工程款时偷偷加装的陷阱。两辆装甲车瞬间陷入坑洞,履带悬空打滑。第三辆猛踩油门试图突围,却被一根从天而降的钢索拦腰勒住,随即引爆预设炸药,轰然翻覆。
硝烟中,一个身影从最后翻倒的车内爬出??身披黑色大衣,左脸有一道刀疤,正是佐藤清次。
他曾是东京警视厅最年轻的刑侦专家,因主张“以情报而非暴力维稳”被排挤至南洋。但他从未改变信念,只是将“秩序”二字扭曲成了绝对控制。在他看来,徐三的小卖部不是慈善机构,而是颠覆根基的毒瘤。“你以为你在救人?”他曾对副官咆哮,“他是在教会人们不再恐惧!没有恐惧,就没有服从!”
此刻,他单膝跪地,右手仍紧握着手枪,目光如鹰般锁定小卖部门口那道身影。
“徐三!”他嘶吼,“你不过是个退伍军需官,凭什么挑战整个体制?”
“我不是挑战体制。”徐三缓步走下台阶,手中无枪,唯有那枚徽章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我是提醒它,还曾有过良知。”
“良知?”佐藤冷笑起身,“良知早就在战争第一天就被炸碎了!”
“可孩子们还记得。”徐三轻声道,“昨天有个七岁女孩用三十七分换走了一盒糖果。她说她妈妈告诉她,只要坚持做好事,总有一天能攒够四十分。你说,这样的信念,是你能用枪打碎的吗?”
佐藤瞳孔骤缩。
就在这瞬息之间,吴港扣动扳机。子弹擦过佐藤耳际,将其大衣钉死在身后断墙上。下一秒,十二名队员从四面合围,枪口齐指。
“带走。”徐三转身,不再看他。
七点整,广播再次响起。这次不再是音乐,也不是喊话,而是一段录音??清晰、冷静,属于一名女性的声音:
>“这里是战地记者艾丽莎?陈,正在佩里硫北岸为您播报。美军已建立滩头阵地,三百余名盟军战俘安全撤离。据可靠消息,日军‘凤凰行动’防御体系全面崩溃,拉包尔守备司令部失去联系超过四小时。我们刚刚收到一段来自拉包尔城内的匿名通联,内容如下:
>‘致所有仍在战斗的人:你们不是孤军。灯塔未曾熄灭,萤火仍在闪烁。请记住,每一颗不肯低头的心,都是未来的火种。’
>这段话没有署名,但我认得那个声音。他是我曾经的老师,也是这座岛上最后一个坚持开小卖部的人。他说,战争终会结束,但人性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