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想回家乡看看樱花。”
“阿明,希望将来能当医生。”
“小勇,说长大要娶卖糖果的姐姐。”
他轻轻抚摸这些字迹,仿佛能听见笑声穿越战火归来。
正午十二点整,太阳终于穿透云层。
一道金光洒落在徽章上,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
就在此刻,一辆沾满泥泞的吉普车疾驰而至。车门打开,跳下的竟是玛琳,怀里抱着一个铁盒。
“他们炸毁了第三避难所!”她气喘吁吁,“但我在倒塌前抢出了这个!”
徐三打开铁盒,里面赫然是那枚刚从横须贺送来的全新徽章模具??银光凛冽,纹路清晰,母亲与孩子的剪影更加立体,仿佛随时会走出金属表面。
“告诉工坊,”他低声说,“明天就开始量产。”
玛琳含泪点头,转身离去。
徐三将模具放在柜台上,又取出一支蜡筒,拧开底部,塞进一张微缩胶卷。上面只写了一句话:
>**“若有人问起这场战争的意义,请告诉他:曾有人宁愿死,也不愿让一盏灯熄灭。”**
他把蜡筒放进一只空牙膏管,写下赠言:“致未来的你:愿你生在春天。”
下午一点二十三分,第一架日军自杀式飞机俯冲而来。
徐三没有躲。
他只是站起身,整理衣领,将徽章端正戴好,然后推开大门,面向天空。
风铃在热浪中疯狂摇荡,如同最后的呐喊。
飞机呼啸而下??
但在距离屋顶仅百米之际,被高射炮精准击中,空中爆燃,残骸坠入海中。
两分钟后,第二架来袭,又被击落。
原来,在最后时刻,一支由前劳工组成的民间防空队自发集结,操作老旧炮台投入战斗。他们不懂战术,却懂得守护。
徐三站在门口,举起右手,向那些素不相识的战士敬礼。
三点十七分,艾丽莎的身影出现在街角。
她穿着美军记者制服,胸前挂着相机,步伐坚定。见到徐三那一刻,泪水滑落。
“我说过会回来听故事。”她说。
“嗯。”徐三微笑,“现在可以讲完了。”
“战争结束后,我们要一起开一家真正的商店,卖糖、卖书、卖春天。”
“我还记得每一个字。”
两人并肩坐下,任炮火在远方轰鸣。风铃依旧叮当,像一首永不完结的歌。
黄昏降临,夕阳如血。
小卖部的灯,依然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