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青海!寒咳犯肺拖成肺炎就危险了,云南岩龙能扛住排查!”
王雪把“气虚防控手册”塞进岩龙手里,手册里夹着三张彩色卡片——红色卡写“气虚伴心慌:加麦冬2g”,蓝色卡写“气虚伴乏力:加炒山药3g”,绿色卡写“日常调理:黄芪2g煮水代茶”,每张卡都配了哈尼族文字翻译。“3个村落按‘先查采茶孩子’的顺序走,每天傍晚跟我视频报数据,遇到孩子说‘心里跳得快’,别慌,先喂麦冬水,我教你调剂量!”
岩龙攥着手册,指腹反复蹭过卡片上的哈尼文,身后的茶农们立刻围过来:“王医生放心!我们帮着岩龙记,孩子心慌就找麦冬,不会错!”阿明妈妈还塞给王雪一袋晒干的野蜂蜜:“青海冷,你泡水喝,能暖身子,还能润喉咙。”
王雪接过蜂蜜,塞进背包,又从应急包掏出两包预制药粉——“气虚基础方”(党参4g+白术3g)和“心慌方”(麦冬2g+炙甘草1g),塞进岩龙口袋:“这是备用的,分不清症状就拆粉包,首接煮水,剂量都配好了,不会出问题。”
车子驶离勐腊村时,天开始转阴。青海玉树的路比云南更险,刚进青藏高原边缘,就遇到了零星小雪,路面结了层薄冰。司机师傅把防滑链绑在车轮上:“王医生,前面要过通天河大桥,风大得能吹翻摩托车,最少得等风小了再走,得1个多小时。”
王雪心里急得发紧,掏出手机给青海村医卓玛打视频——信号里满是风声,卓玛抱着个5岁的藏族男孩,孩子蜷缩在她怀里,手紧紧按着胸口,每咳一声就皱一次眉,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才让(男孩)咳了两天,说‘胸口像有石头压着’,还发烧到38。5℃,我喂了止咳药,不管用,他奶奶都急哭了……”
“先按肺俞穴缓解胸痛!”王雪对着屏幕大喊,生怕风声盖过声音,“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你用拇指按,力度轻一点,按5分钟,能宽胸理气!你现在就找,我帮你数时间!”她还快速报出应急方案:“找生姜3g、葱白2段,煮水喂,生姜驱寒,葱白通阳,先稳住别让他再烧!”
卓玛立刻照做,镜头转向才让的后背,她小心翼翼地找着穴位,按了没3分钟,才让的咳嗽就轻了些,不再死死按着胸口。“不那么疼了!”卓玛激动地喊,风声里都透着松口气的颤抖。
风小些时,己是下午两点。车子在冰雪路上缓慢行驶,王雪从应急包翻出麻黄、杏仁和炙甘草——藏族孩子常待在帐篷里,易受风寒,寒咳犯肺得“温肺止咳”,麻黄宣肺、杏仁降气,加炙甘草调和,刚好对症。她把药材分成小份,用纸条标好“麻黄2g(先煎去沫)+杏仁3g+炙甘草2g”,还特意写了“麻黄先煎5分钟,去浮沫防心慌”的警示。
傍晚五点,车子终于抵达玉树的巴塘村。村口的玛尼堆旁,卓玛早己举着个铜壶等,壶里装着热乎乎的酥油茶:“王医生,快喝口暖身子,青海的冬天来得早,别冻着。”她身后跟着才让的奶奶,手里拿着条崭新的哈达,看见王雪就迎上来,把哈达挂在她脖子上:“感谢你远道而来救我的孙子。”
王雪跟着卓玛往帐篷走,帐篷里烧着牛粪火,暖意融融。才让躺在羊毛毯上,看见王雪进来,眼神亮了些,却还是没力气说话。卓玛赶紧端来一碗酥油茶:“才让刚喝了点,没再烧,但还是咳。”
“咱们煮碗药,喝完就不咳了。”王雪蹲下来,掏出提前包好的药材,教卓玛煎药:“先把麻黄放进铜壶,加水200ml,大火烧开煮5分钟,把上面的浮沫撇掉,再放杏仁和炙甘草,转小火煎10分钟。记住,麻黄的浮沫一定要撇干净,不然孩子会心慌。”
卓玛认真地记着,一边煎药一边用藏文在小本子上写:“麻黄先煎5分钟,撇浮沫;加杏仁、炙甘草煎10分钟。”她的孙女在旁边帮忙递药材,还拿着个小勺子,随时准备撇浮沫。
药煎好后,王雪倒在小木碗里,晾到温乎,加了一勺阿明妈妈给的野蜂蜜:“有点甜,才让愿意喝。”她端着碗喂才让,孩子刚开始有点抗拒,喝了两口却主动张嘴,半碗药很快就喝完了。“阿姨再给你揉揉胸口。”王雪用手掌顺时针揉才让的膻中穴(两连线中点),“这里能让胸口舒服些,以后咳得疼,就揉这里。”
晚上七点,才让的咳嗽明显减轻,胸痛也缓解了,能坐起来吃小半碗糌粑。才让的奶奶拉着王雪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还拿出个银镯子:“这是我年轻时的陪嫁,你收下,是我的心意。”王雪推辞不过,收下后又悄悄放进才让的枕头下——这是老人的心意,该留给孩子。
就在这时,岩龙的视频发了过来,画面里他站在云南的茶园边,手里拿着排查记录,身后跟着几个茶农:“王医生,第一个村落查完了!有个孩子气虚伴心慌,按你说的加了2g麦冬,现在不慌了!我还教茶农煮黄芪水,他们说以后采茶前喝,能有力气!”
王雪笑着回复:“好样的!第二个村落要是有孩子气虚伴咳嗽,就加陈皮2g,陈皮要泡软去白瓤,煮5分钟就行,别煮太久。”挂了视频,她心里满是踏实——岩龙虽然经验不算多,但肯细心学,云南的排查肯定没问题。
深夜九点,王雪刚想整理青海的寒咳配方,国家卫健委的紧急通知弹了出来,还附了张照片:“内蒙古呼伦贝尔出现4例儿童流感伴呕吐,孩子多是蒙古族,常吃手把肉,呕吐时伴腹胀,当地村医没见过这种‘寒积呕吐’,需要支援;青海还有2个藏族村落没排查寒咳,卓玛刚学会基础方,遇到复杂病例(比如寒咳伴痰多)恐难处理,你是先赴内蒙古,还是留青海排查?”
王雪看着照片里的蒙古族孩子——坐在蒙古包门口,双手按着肚子,嘴角还沾着呕吐物,眼里满是痛苦;寒积呕吐若不及时处理,孩子会脱水;可青海的2个村落,若不排查,还有孩子可能得寒咳,卓玛没处理过痰多的病例,容易手忙脚乱。
她走到帐篷外,望着玉树的夜空——星星亮得刺眼,远处的雪山在月光下泛着银光。王雪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悬着,迟迟没下决定——一边是吐得难受的蒙古族孩子,一边是咳着痰多的藏族孩子,两个地方的孩子,都在等着她。
【你选决定主角命运!】A。赴内蒙古救呕吐童,青海排查托卓玛B。留青海排查,内蒙古支援托赵医生——选A扣1,选B扣2!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