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内蒙古!寒积呕吐拖到脱水就麻烦了,青海卓玛能稳住排查!”
王雪把“寒咳防控手册”塞进卓玛手里,手册最后几页贴着她手绘的“痰多处理示意图”——画着“陈皮煮水步骤”“拍背排痰手法”,还标着“寒咳伴白痰加干姜1g”的红色小字。“2个藏族村落先查有白痰的孩子,每天上午跟我视频,把孩子咳痰的样子拍给我,别自己加干姜,剂量超了会上火!”
卓玛攥着手册,指腹反复蹭过示意图的线条,身后的藏族阿妈递来个牛皮暖手筒:“青海夜里冷,你带着暖手,路上别冻着。”才让也跑过来,把之前王雪悄悄放在枕头下的银镯子塞进她手里:“阿姨,这个给你,戴着不冷。”
王雪接过银镯子,轻轻套在手腕上,又从应急包掏出两包预制药粉——“寒咳基础方”(麻黄2g+杏仁3g)和“痰多方”(陈皮2g+干姜1g),塞进卓玛口袋:“这是备用的,有白痰就拆痰多方,没痰就用基础方,粉包上有藏汉双语,不会错。”
车子驶离巴塘村时,雪下得更大了。内蒙古呼伦贝尔的路被积雪覆盖,司机师傅往车轮上绑了两层防滑链:“王医生,前面要过雪原,手机没信号,最少得2小时联系不上,你先跟那边村医说一声。”
王雪赶紧在没断信号前给内蒙古村医巴特尔(与之前蒙村医同名,地域不同)打视频——信号断断续续,画面里的巴特尔蹲在蒙古包外,身边围着几个牧民,一个穿蒙古袍的小男孩趴在羊圈旁,刚吐完,嘴角还沾着奶渣。“阿古拉(男孩)吐了三次,吃啥吐啥,连奶茶都留不住,还喊肚子胀,他爸妈去镇上换物资,还没回来……”
“先按内关穴止吐!”王雪对着屏幕大喊,“腕横纹上2寸,两筋中间,用拇指按,力度以孩子皱眉为准,按5分钟,能缓解胃痉挛!你现在就找,我教你找位置!”她还快速报出应急方案:“找生姜2g、炒米10g,煮水喂,生姜温胃,炒米养胃,先别让他空腹吐!”
巴特尔立刻照做,镜头转向阿古拉的手腕,他笨拙地找到内关穴,按了没4分钟,原本还在哼哼的阿古拉突然不扭动了,慢慢坐了起来。“不吐了!孩子不吐了!”巴特尔激动地喊,风雪声里都透着喜悦。
进入雪原后,手机果然没了信号。王雪靠在座椅上,从背包里掏出卓玛给的暖手筒,又翻出提前准备的药材——紫苏叶、藿香和炒麦芽。蒙古族孩子常吃手把肉,寒积呕吐是“寒凝胃腑+饮食积滞”,紫苏叶散寒、藿香止呕,加炒麦芽消食,刚好对症。她把药材分成小份,用纸条标好“紫苏叶3g+藿香2g+炒麦芽4g”,还写着“紫苏叶、藿香后下,煎3分钟,避免挥发药效”。
傍晚五点,车子终于驶出雪原,手机信号恢复的瞬间,巴特尔的消息就弹了出来:“阿古拉喝了生姜炒米水,没再吐,能喝小半碗温水了!还有3个孩子也吐了,都按你说的按了内关穴,好多了!”还附了张阿古拉的照片——孩子坐在蒙古包的羊毛毯上,手里拿着个羊骨玩具,眼神亮了些。
半小时后,车子抵达呼伦贝尔的苏赫巴鲁村。村口的敖包旁,巴特尔早己举着个铜壶等,壶里装着热乎乎的奶茶:“王医生,快喝口暖身子,雪原的风刮得人骨头疼。”他身后的牧民们手里拿着哈达,看见王雪,就把哈达挂在她脖子上:“辛苦你了,救孩子的好医生!”
王雪跟着巴特尔往蒙古包走,蒙古包里烧着牛粪火,暖意融融。阿古拉躺在铺着羊皮的土炕上,看见王雪进来,慢慢坐起来,小声说:“阿姨,我不吐了,但肚子还胀。”
“咱们煮碗药,喝完肚子就不胀了。”王雪蹲下来,掏出提前包好的药材,教巴特尔煎药:“先把炒麦芽放进铜壶,加水300ml,大火烧开转小火煎15分钟,最后3分钟放紫苏叶和藿香,别煮太久,这两种药材怕煮,煮久了没药效。”
巴特尔认真地记在牛皮本上,一边煎药一边念叨:“炒麦芽15分钟,紫苏叶、藿香3分钟,后下。”他的徒弟在旁边用蒙汉双语写在纸上,还画了个小闹钟,提醒自己记时间。
药煎好后,王雪晾到温乎,用小木碗盛着,递到阿古拉面前:“有点香,不难喝,试试?”阿古拉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碗,小口喝了起来。半碗药喝完,他摸了摸肚子,笑着说:“不胀了,暖暖的。”
王雪又教巴特尔做“消食暖肚贴”:“把生姜切碎,用纱布包起来,放在锅里烘热,贴在孩子肚脐上,能暖肚子,还能助消化。”巴特尔立刻照做,烘热的生姜包贴在阿古拉肚脐上时,孩子舒服地叹了口气:“好暖和。”
晚上七点,西个呕吐的孩子都明显好转:阿古拉能吃小半碗手把肉粥,其他孩子也能喝奶茶了。牧民们围在蒙古包外,举着马奶酒要敬王雪,巴特尔笑着翻译:“他们说你是草原的‘吉祥鸟’,救了孩子们。”
王雪刚想推辞,手机突然震动——是卓玛发来的视频,画面里她站在青海的一个藏族村落里,手里拿着排查记录:“王医生,第一个村落查完了!有个孩子寒咳伴白痰,按你说的加了1g干姜,现在不咳白痰了!我还教阿妈们拍背排痰,她们都学会了!”
视频里,一个藏族阿妈正给孩子拍背,手法很标准,孩子咳了两声,吐出一口白痰。王雪笑着回复:“做得好!第二个村落要是有孩子寒咳伴发烧,就加蒲公英2g,蒲公英和干姜一起煮,别担心冲突,一个清热一个散寒,刚好平衡!”
挂了视频,王雪刚想跟牧民们道谢,国家卫健委的紧急通知弹了出来,还附了张照片:“西川甘孜出现5例儿童流感伴关节痛,孩子多是藏族,常在雪地里跑,关节痛得走不了路,当地村医怀疑是‘风寒湿痹’,没应对经验,需要支援;内蒙古还有2个草原村落没排查呕吐,巴特尔刚学会基础方,遇到复杂病例(比如呕吐伴发烧)恐难处理,你是先赴西川,还是留内蒙古排查?”
王雪看着照片里的藏族孩子——坐在雪地里,抱着膝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关节痛得不敢站;风寒湿痹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落下病根;可内蒙古的2个村落,若不排查,还有孩子可能得寒积呕吐,巴特尔没处理过呕吐伴发烧的病例,容易慌。
她走到蒙古包外,望着草原的夜空——星星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远处的羊群早己归圈。王雪的手腕上,才让给的银镯子泛着光,她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悬着,迟迟没下决定——一边是痛得哭的西川藏族孩子,一边是怕再吐的内蒙古草原孩子,两个地方的孩子,都在等着她。
【你选决定主角命运!】A。赴西川救关节痛童,内蒙古排查托巴特尔B。留内蒙古排查,西川支援托赵医生——选A扣1,选B扣2!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