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臣梶原景时,擅弓马,背负朱漆大弓;
——僧兵首座文觉,京都延历寺出身,手捻佛珠,口诵《法华》。
章衡在鲸骨堡门楼亲迎。雪灯下,源赖朝单膝点地,以半生不熟的汉语道:
“宋国章相公,源氏愿以关东八州之兵,助宋逐平氏残党,永为藩屏。”
章衡抬手虚扶,目光却落在赖朝腰间的太刀上——刀鞘以金漆绘鹤,正是平氏旧物。
“少将军此刀,可是平清盛所赠?”
赖朝面色微赧:“昔日平氏势大,源氏苟全,不得不受。今平氏既灭,此刀当归宋主。”
章衡大笑:“刀可还,地不可还。关东八州,仍归源氏,然须立誓——岁岁贡银、贡马、贡刀,永绝倭寇之患。”
赖朝与景时对视一眼,同时俯身:“愿立血誓!”
七月二十,晴。
鲸骨堡前新筑“誓盟台”,以鲸骨为柱、鲸皮为幔。台上供一尊小小木雕——宋太祖赵匡胤御容,旁置平氏旧旗残片。
源赖朝割指滴血,滴于一碗清酒中;章衡亦以佩剑划掌,血酒交融。
誓词由苏轼高声宣读:
“源氏子孙,世守关东,岁岁贡宋;宋室天朝,庇源氏之土,永绝平氏;若有背盟,人神共殛!”
誓毕,赖朝捧刀献上“童子切安纲”。章衡却命人取出一柄火绳短铳——枪身雕鲸骨纹,枪托嵌银丝“庆历甲申”——回赠赖朝:
“此枪可破重甲,愿少将军持之,卫我东疆。”更出人意料的是,章衡提议联姻:以摩可鲁之女阿伊努少女“雪里梅”为义女,嫁与赖朝之弟源义经,以结宋、源、阿伊努三家之好。
雪里梅披宋制霞帔,在鲸骨堡前与义经交拜。阿伊努鼓、宋人琵琶、倭人筚篥,交织成一曲奇异的《三族同庆》。
七月二十八,镰仓捷报与源氏降表,同抵汴京。
紫宸殿上,百官哗然。
贾黯再奏:“源氏乃倭国叛臣,宋若与之盟,是助乱也!且章衡擅以天朝贵胄(雪里梅)嫁夷人,失体统!”
富弼冷笑:“源氏若能为我屏藩,何叛之有?至于联姻,阿伊努少女己受宋封‘归义郡主’,嫁倭人正是怀柔远人。”
仁宗却问:“源氏岁岁贡银,岁额几何?”
章衡折子答曰:
“关东八州,岁贡白银十万两、良马一千匹、太刀三千口;另以石见银山岁课之半——十五万两——专供宋室。合计二十五万两,可抵两浙路全年商税。”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仁宗朗声:“传旨——源氏既降,封源义朝为‘日本国王’,赐金印、紫袍;镰仓设‘日本市舶提举司’,隶东洲都部署;章衡加食邑一千户,赐号‘鲸海安边功臣’;贾黯所奏,留中。”
贾黯跪伏,汗透重衫。
八月初一,镰仓。平氏旧旗被焚,龙旗高悬。原平氏府邸改为“宋倭会馆”,馆内立碑,正面刻汉字:“庆历八年八月初一,日本国王源义朝率关东八州归宋。”
背面以倭文刻:“皇宋天子,德被鲸海;源氏子孙,永为藩屏。”
碑顶嵌平氏旧刀“鬼丸国纲”与宋赐火绳枪并列,刀口与枪口同指东方——那里,尚有平氏残党逃往西国、九州。
章衡立于碑前,对源赖朝道:“少将军,关东己定,然鲸海之外,尚有琉球、吕宋、香料群岛。愿与君共绘《鲸海万里图》,使大宋龙旗,永无落日。”
赖朝躬身:“愿随相公,鲸吞万里!”
八月初三,中秋前夜。镰仓鹤冈八幡宫新悬两排鲸脂灯,灯火万点,照得宫前广场亮如白昼。宋军、源氏兵、阿伊努猎手,围着火堆共舞。火光照在他脸上,映出一双比火光更亮的眼睛。